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中國網絡慈善發展報告》在京發布

2020年11月02日10:54 | 來源:慈善公益報
小字號

  日前,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在京發布《中國網絡慈善發展報告》。來自中國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和騰訊公益、新浪公益、百度公益、水滴公司等多家網絡募捐平台或互聯網企業代表約60多人出席會議。

  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鄭功成在發布會上指出,慈善事業是有益於國、有助於民的社會事業,作為我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推進第三次分配、構建共建共享共治社會共同體的重要力量,應當得到長足發展。而網絡慈善以其超越時空限制和隨時隨地可以通過移動支付捐贈的優勢,已經成為發展最快、最具活力的慈善新業態,並對整個慈善事業發展發揮著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全球慈善的發展貢獻了有價值的中國樣板。他強調,網絡慈善的全面快速發展得益於黨和政府的重視、《慈善法》及相關法規政策的促進、互聯網的普及和移動支付的廣泛應用,以及募捐平台及入駐慈善組織的不斷創新,使公眾行善有了便捷的途徑,進而使慈善事業走向大眾化、平民化,為我國慈善事業長足發展奠定了基石。他還指出,網絡慈善作為新生事物,仍然在探索中發展,出現的不良個案可能損害其健康發展,從而需要加快完善相關法制並營造有利於發展的社會氛圍。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謝瓊向與會者介紹了《中國網絡慈善發展報告》主報告核心內容與基本觀點。她指出,在網絡慈善活動的發展過程中,《慈善法》實施前是互聯網慈善平台自發開展募捐活動,法律實施后則對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平台的募捐活動有了明確規制,它標志著我國網絡慈善開始步入法治化發展階段,並在近4年間實現了相關制度建設的重要進展,取得了網絡慈善資源動員能力持續增強、品牌項目影響日益擴大、參與人數與募集善款急劇增長等巨大成效,充分表明了網絡慈善的創新活力、社會影響力與發展潛力。她同時指出,網絡慈善實踐中暴露出來的法律政策規范不足、募捐平台治理機制不夠完善、網上個人求助性質模糊、網絡慈善組織發展不平衡及失范現象等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並對健全網絡慈善法律政策體系、完善網絡慈善監管機制、轉換政府職能以提供便捷服務、提升網絡慈善組織與募捐平台的專業化能力、理性引導網絡募捐中的公眾行為等提出了具體建議。

  課題組成員陳斌、高靜華、王海漪向與會者分別介紹了《20家指定募捐平台發展報告》《“99公益日”:中國網絡慈善的盛宴》《水滴籌:一個有重要貢獻又引發爭議的案例》等專題報告的核心內容與主要觀點。

  課題組成員金錦萍、汪敏向與會者分別介紹了《網絡募捐平台法制之失與完善建議》《個人網絡求助及募捐平台的法律規制》專題報告的核心內容與主要觀點。

  騰訊基金會秘書長葛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立雄、共青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書記張朝暉、水滴公司公共事務總監趙靜靜、輕鬆集團首席戰略官王政、廣州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偉、新浪微公益總監楊光、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游祥斌、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姚建平、北京師范大學副教授馬劍銀、中華慈善總會籌募部部長劉芳、深圳大學助理教授章高榮、上海靜安區方德瑞信社會公益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黃曉芸、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栗燕杰等分別圍繞《中國網絡慈善發展報告》與我國網絡慈善事業的發展作出發言,並就有關問題展開深入討論。

  鄭功成在總結發言中指出,網絡慈善借助發達的互聯網和移動支付方式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激發了公眾參與慈善的熱潮,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發展前景,值得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他強調,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組織課題組開展中國網絡慈善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主張加強政策支持力度、改善政府監管行為、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最終促進網絡慈善的高速發展。他希望與會專家學者能夠圍繞網絡慈善領域存在的問題作進一步研究,共同推動網絡慈善事業健康、快速成長,並由此帶動中國特色慈善事業實現創新與全面發展。(記者 李濟慈)

(責編:初梓瑞、孫紅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