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
候選案例:華發(林芝)商貿物流產業園

案例名稱:
華發集團:華發(林芝)商貿物流產業園
參評獎項:
年度案例獎
參評企業/案例簡介:
珠海華發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於1980年,2016年起連續五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2020年位列259名。目前已發展成為以城市運營、房產開發、金融產業、實業投資為四大核心業務,以商貿服務、現代服務為兩大配套業務的創新驅動型綜合性企業集團,區域布局從珠海拓展至境內外七十多個主要城市。
2020年,華發集團一方面全力支援全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大局,一方面積極深耕原有“4+2”業務,截至三季度末,集團資產總額超4500億元。
從珠海西部到粵西農村,從雪域高原到滇西深山,華發集團在精准扶貧、鄉村振興、對口援藏、消費扶貧、教育扶貧等多個項目上累計投入資金約17.5億元,統籌推進廣東、雲南、西藏、貴州等8省23鎮村幫扶工作。特別在“三州三區”國家級貧困地區之一的西藏,華發集團通過搭建華發(林芝)商貿物流產業園,走出一條符合當地特色的扶貧道路。
參評理由:
2017年6月,華發集團響應廣東省產業興藏號召,深入分析林芝地區優勢和制約瓶頸,提出建設華發(林芝)商貿物流產業園區項目(以下簡稱產業園)。
立足西藏,放眼全國,與國家經濟戰略相融合
產業園旨在打造“藏產品”商貿物流運營平台,建設“互聯網+”商貿物流產業運營體系。產業園距離西藏第二大空港物流線路節點米林機場僅700米,臨近在建的川藏鐵路和未來的川藏高等級公路,形成“鐵路-公路-機場”交通一體化的格局優勢。產業園向東西南北均可互通到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從而構建形成國家層面物流建設的重要節點。
發揮企業專業優勢,多產業融合發展
華發集團發揮自身在產業園區建設運營、商貿物流等領域專業經驗打造產業園,並將其納入集團直接統籌協調管理。規劃設計之初,就確定以物流產業為核心,同時兼具行政服務、生活服務、旅游觀光、休閑養生等多個功能,打造綜合航空特色小鎮,把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商業貿易與旅游休閑相融合。園區在項目定位、建設、發展方向等方面均堅持國內高級標准,對標一流物流園基地進行建設,並推動申報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實現藏區物流業零突破。
大力投入人財物,打造入林企業第一站
產業園總投資約14.4億元,擬分期建設,滾動開發,總建筑規模為25.3萬平方米,總用地面積為25.3萬平方米。目前在建為一期項目,建筑面積約8.5萬平方米,用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已基本完成一期A區的全部建設內容,包括交易中心和會展中心、產業服務中心、公寓等,正在推進一期B區酒店、商業街區等建設。林芝市招商中心將與項目園區共同招商,把園區打造為入林企業的第一站。
影響藏東南,輻射全國,成為產業援藏核心任務
產業園將成為藏東南地區頗具影響力並輻射全國的土特產、藏藥材及內地名優產品的商貿物流集散中心,連接林芝與粵港澳大灣區消費市場。該項目是廣東省對口支援西藏、珠海市對口支援林芝米林的支援簽約項目之一,是“優化和提升產業援藏”任務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得到《瞭望》新聞周刊、《珠海特區報》以及西藏當地等媒體的高度關注和報道。
搭建線上線下交易平台,促進當地商戶增收
產業園引進當地和粵港澳灣區公司及商戶,整合各方資源,搭建起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交易平台,形成人流、物流、資金流的聚集效應,成為西藏地區公共服務性援藏興藏平台。從上游生產環節、中間流通環節和下游銷售環節打通林芝與藏區、藏區與內地的全產業鏈條,直接拓寬當地產品銷售渠道,提升產品市場價值,給當地商戶帶來收入。
構建採購回收橋梁,解決藏民產品銷售難題
產業園建成產品交易中心、商業街區園區有大型會展館,方便舉行區域性大型會展交流活動,搭建中間商與藏民採購回收橋梁﹔建設冷凍倉儲庫,為物流企業提供集中式倉儲服務,極大拓寬產品種類,根本上解決銷售渠道難題。
提供就業崗位,吸引全國人才共建西藏
產業園將提供500-1000個就業崗位,推行公司人員本土化,崗位類型從一線倉管、貨運人員到高級物流管理、金融貿易全覆蓋,不僅留住藏區優秀人才,更吸引全國人才匯集藏區,共同建設新時代新西藏。
注:以上資料均由申報者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