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社會責任>>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評選>>年度企業獎

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

候選企業:戴爾科技集團

2020年11月19日12:26 |
小字號

企業名稱:

戴爾科技集團

參評獎項:

年度企業獎

參評單位簡介:

戴爾科技集團以創新科技推動人類進步為使命,提供從邊緣計算到數據中心再到雲的全面解決方案,幫助機構、企業和個人構建數字化未來。自1998年進入中國以來,戴爾長期踐行著“在中國,為中國”的鄭重承諾,每年向中國貢獻進出口額450億美元,在整個IT生態系統中直接或間接提供100萬個工作機會。作為一家外資本地化企業,戴爾積極融入“新基建”“智能+”等建設,攜手客戶及合作伙伴,助力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參評理由:

作為全球電子信息行業和計算機制造領域的領先企業,同時又是全球化的ICT(信息、通信、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戴爾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積極進行綠色創新實踐,賦能綠色可持續未來。

戴爾科技早在多年前就推出了“Progress Made Real”計劃。這個計劃包括了能源和材料兩大部分,在能源上,戴爾科技承諾於2030年時達成75%的設施與工廠都由再生能源推動,並於2040年時將這比例提高到100%﹔而在材料的在利用上,到2030年,戴爾50%的產品將會由“回收或再生材料”制成外,產品的包裝也會達到100%由回收材料制成。2014年,戴爾科技就開啟了閉環可回收塑料供應鏈,並將可持續包裝思路延續到了日益嚴峻的海洋生態環境上。2017年,戴爾科技開始制作的新型塑料盒子,正是來源於1.6萬磅沉入海底的塑料垃圾﹔而戴爾XPS筆記本的托盤,也是對塑料垃圾的再利用,包含了25%的海洋塑料和75%的消費后塑料。憑借先進的科技,戴爾不斷優化產品設計,將創新與環境保護相結合。比如重新設計的PowerEdge服務器硬盤托架,比上一代產品系統氣流提升11%,能夠以更低的耗能支持企業的業務發展﹔而戴爾易安信第五代存儲技術最高可節省用電65%,提升用戶數據中心存儲設備“有效容量”的同時,助力企業更好建設綠色數據中心,實現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全球耕地總量持續減少,加上氣候模式變化和水資源可用性等問題,農業面臨巨大挑戰。以垂直農業為代表的綠色農場,借助戴爾科技的邊緣網關、邊緣計算、機器學習就緒等綠色技術,顛覆了傳統農業的耕作方式,為人類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踐行綠色環保事業上,戴爾科技不僅以創新科技身體力行地做出表率,更是以自身行動影響他人,將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傳遞到供應鏈上下游,帶動更多企業乃至全行業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在《2019年度綠色供應鏈CITI報告》中,戴爾因在供應鏈溝通與透明、合規性整改行動、綠色供應鏈延伸、節能減排和推動公眾綠色選擇等方面的突出表現,獲得了全行業排名第一的佳績。自2015年起,戴爾全球供應鏈啟動5年水風險控制計劃,幫助供應商評估水風險、制定水風險管控計劃、設定節水目標、提供必要的能力建設並鼓勵供應商建立水風險管理體系。截止2018年底,共有201家高水耗供應商加入戴爾水風險管控項目,累計共實施370個水風險控制措施,節約56萬噸新鮮用水,減少42萬噸廢水排放。

在中國,戴爾科技已經連續5年獲得教育部最佳合作伙伴獎,這並不是一個偶然。疫情期間,戴爾支持中央電教館,搭建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台,為全國兩億多大中小學生居家學習提供支持。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戴爾從調貨到運輸到組建現場服務專業團隊,用時僅僅5天,即實現了系統的順利安裝調試和上線開通。據中央電教館的用戶反應,系統上線以來成功承擔了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台的資源冗余需求,穩定運行至今,從未宕機和出現任何故障。

疫情爆發以來, 戴爾科技集團積極配合政府部門,全力確保湖北省內包括醫院、防疫站、銀行、通信運營商等客戶的服務保障工作,全力為武漢的醫療機構和其他部門提供IT設備,為抗擊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戴爾科技集團當地服務團隊7*24小時隨時待命,以確保第一時間能到達客戶現場,保障醫院、金融保險公司、交通等領域IT設備和服務順暢運轉。積極通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進行捐款,並向湖北省內醫院、湖北疾控中心捐贈IT設備和數字化解決方案,支持疾控中心更高效地接待病人、處理疫情,緩解醫院辦公壓力。

在武漢方艙醫院建設中,亦有戴爾科技的身影。通過全方位IT基礎架構支持,助力合作伙伴全景智聯緊急部署信息平台,實現方艙內人員精准定位及管控,實現病例共享、遠程會診,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企業社會責任是戴爾科技集團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科技創新推動人類的進步,是戴爾科技集團的使命。戴爾科技集團持續踐行“在中國,為中國”戴爾中國4.0+戰略,以自身的技術解決方案和資源為社會帶來積極的變化。未來,戴爾將繼續運用科技力量積極推動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不斷通過公益項目、企業文化建設、綠色環保行動等,履行對社區、員工和環境的長期承諾,福祉社會。

注:以上資料均由申報者提供。

(責編:范宇航(實習生)、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