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
候選企業: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企業名稱: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參評獎項:
年度扶貧獎
參評單位簡介: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投”)成立於1995年5月5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是中央企業中唯一的投資控股公司,是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單位。國投注冊資本338億元,截至2019年末,資產總額6319億元,員工約5萬人。2019年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1419億元,利潤總額201億元。2003年“二次創業”以來,連續16年在國務院國資委業績考核中榮獲A級,連續五個任期獲得業績優秀企業。國投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投資導向、結構調整和資本經營的獨特作用。
國投成立以來,不斷完善發展戰略,優化資產結構,逐步構建基礎產業,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金融及服務業和國際業務四大戰略業務單元。經過20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國投逐步形成了“股權投資 - 股權管理 - 股權經營”和“資產經營與資本經營相結合”的獨特運作模式,即資本投入獲得股權、股權管理提升企業價值、股權轉讓或股權經營分紅獲得收益,從而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參評理由:
國投自1995年成立以來,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扶貧開發政策、要求,主動承擔扶貧開發任務,秉承“扶志”“扶智”“扶弱”理念,探索出產業扶貧、基金扶貧、教育扶貧、專項扶貧、干部扶貧、工程扶貧等6大扶貧模式,切實幫助貧困地區實現脫貧致富。2020年3月,國投定點幫扶的4個貧困縣全部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
截至2019年底,國投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32.83億元,向4個定點扶貧縣投入無償幫扶資金1.69億元,派出挂職干部115人,惠及貧困人口132萬人,4個定點扶貧縣貧困發生率從最高38.1%降到最低0.09%。國投出資26億元發起並管理兩隻產業扶貧基金,總規模342.05億元,累計完成投資決策項目130個,金額247.65億元,覆蓋全部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國投連續3年獲得國務院扶貧辦中央定點扶貧考核“好”。
產業扶貧: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
2019年,國投持續加大對甘肅省寧縣和合水縣、貴州省羅甸縣和平塘縣的定點扶貧工作力度,在實施危房改造、飲水工程、通組路等基礎設施項目的基礎上,加大產業扶貧支持力度,通過入股合作社和各地龍頭企業,發展藥、果、肉等種植養殖項目,援建一批民族手工藝扶貧車間,引進龍頭企業,解決當地就業問題和增收問題,為脫貧攻堅注入新動力。
2018年,國投為甘肅合水縣引入湖羊養殖產業,並設計出“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和“貸母還羔”“務工+分紅”的具體舉措,成效顯著。截至2019年底,合水縣12家合作社引進優質種羊8833隻,通過務工、分紅帶動貧困戶688戶,湖羊出欄及存欄養殖規模已達2.4萬隻。湖羊養殖只是國投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國投注重通過發展產業的方式實現精准脫貧,捐贈資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向產業扶持傾斜,直接用於入股合作社和當地企業,確保分紅精准到建檔立卡貧困戶。根據定點扶貧縣產業特點,為貧困縣引進涉農龍頭企業,支持返鄉創業帶頭人發展鄉村振興產業。
基金扶貧:打造扶貧“國家隊”
在推動產業扶貧的過程中,國投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導向作用,發起設立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和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央企扶貧基金”),以市場化的投資方式,下大力氣引導龍頭企業向扶貧縣集中,發展扶貧縣特色產業,增強“造血”功能。經過3年的實踐探索,已經形成了在全國范圍可復制、可推廣、可落地的“產業基金+龍頭企業+貧困地區資源+貧困人口”的產業扶貧模式。載至2020年3月,央企扶貧基金完成投資226.27億元,撬動社會資本超2100億元,全部投產后,預計將帶動42萬人直接或間接就業,為就業人口每年提供收入35億元,為地方政府每年提供稅收25億元。為國企以工補農走出了新路,成為了央企扶貧領域的金字招牌。
教育扶貧:點亮貧困孩子的夢想
扶貧必扶智。國投始終將支持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作為扶貧開發工作的重中之重,從援建學校及配套設施、資助貧困學生等方面幫扶貧困地區提升教育水平,培育智力資源,同時發動員工獻愛心,幫扶貧困學生,讓他們的夢想飛得更高,為他們的未來點亮希望。
截至目前,國投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設立“新長城自強班”10個、與上海真愛夢想基金會合作修建8間“夢想中心”教室、資助平塘縣和羅甸縣各年級貧困學生以及在羅甸縣新建一所特殊教育學校、一棟學生綜合宿舍樓、組織黨員員工開展第二期第5年一對一結對幫扶項目。5年募集資金291萬元,極大地改善了貧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條件。
專項扶貧:扶危濟困,愛滿人間
國投在幫扶過程中,通過開展慰問救濟、參與資助建設“母親水窖”、支持“集善工程•啟明行動”項目等方式幫扶特殊人群,真心解決遭受自然災害生存難、過年生活難、遇到疾病救治難問題。此外,公司積極創新扶貧模式,設立慈善信托,整合優勢資源,共同推進扶貧工作,在有援疆援藏任務的地區,採取措施幫扶當地發展。
在黔南州,國投開展精准醫療公益活動,為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防盲基因篩查,何氏眼科與華大基因合作完成遺傳性眼病公益篩查超過2000例。其中臨床症狀及有家族史等符合的遺傳性眼病600余例樣本,已檢出9種類型遺傳性眼病140多例。國投為羅甸縣25個鄉鎮配置了肺結核遠程篩查診斷系統,造福當地百姓。
工程扶貧:責任開發,造福當地
國投結合西部地區扶貧規劃,做到工程建設與扶貧工作同步推進,以改善生態條件為基礎,以改善路、水、電等基礎設施為重點,從依法繳納稅費、幫助貧困家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就業途徑、增強致富能力、建設希望小學等方面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造福當地百姓。
在雅礱江官地水電站建設中,投資達3億元的官地水電站對外交通公路改造工程,打通了制約鹽源、木裡兩縣交通瓶頸的磨盤山。出資建設的雅礱江中游河段卡拉、楊房溝水電站91公裡對外交通公路,不僅打通通往雅礱江中游河段各梯級電站的道路,而且惠及涼山州木裡藏族自治縣30%的人口,6個鄉、近4萬名藏族群眾從此有了一條從大山裡走出來的致富路。
干部扶貧:為扶貧使出渾身解數
截至2019年底,國投累計向貧困地區派出的扶貧挂職干部已達115人,累計向定點扶貧縣派出14名挂職干部,充實一線扶貧工作力量,每縣各派出一名挂職副縣長和駐村第一書記,形成覆蓋市、縣、村的三級干部隊伍體系。為了幫助貧苦戶早日脫貧,他們使出渾身解數,利用自己的專長,探索信托、保險、期貨、工程等扶貧方式,涌現出一批生動的扶貧案例。
在貴州羅甸縣,國投選派的挂職干部宋勇亮通過視頻為農產品代言。為了推銷當地臍橙,他與貴州電商雲、京東物流等平台合作,親自上陣代言,半月之內帶動銷售3.8萬箱、99萬元。而他也因為一臉幸福地吃橙畫面,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吃貨縣長”。
注:以上資料均由申報者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