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數字鄉村建設 鋪就富農之路

2020年12月18日10:27 | 來源:慈善公益報
小字號
原標題:數字鄉村建設 鋪就富農之路

  數字技術為糧食種植提供了堅實保障,智慧農機讓農民豐收“不再看天”。從無人機成為備耕“植保神器”,到用無人導航操作收割機……“智慧農業”發展之路越走越寬。日前,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在重慶舉辦的2020數字鄉村發展論壇上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數字鄉村全面布局和重點破局的關鍵階段。

  與此同時,論壇發布的《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0年)》也強調,要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部署要求,加快建設智慧農業,推動數字經濟與農業農村經濟深度融合發展。首要便是要加強規劃布局,總體謀劃“十四五”數字鄉村發展。

  數字技術為農業“賦能”

  事實上,數字鄉村建設早已未雨綢繆,並為“十四五”數字鄉村建設鋪就了堅實的道路。根據農業農村部通報的《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結果顯示,浙江省共20個縣(市、區)入圍先進縣,慈溪市是獲評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之一。

  近年來,慈溪市大力推廣物聯網農業和智能控制系統,有效推進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農業生產管理信息化應用水平顯著提升,已完成2家省級數字農業工廠建設和15家種養基地數字化改造。

  在慈溪農民豐收致富的背后,是數字技術的加持。慈溪坎墩玉蘭果蔬農場通過安裝智能環境監測傳感器、土壤墒情監測傳感器、可視化監控系統和智能控制系統,能夠在電腦、手機APP、電視屏幕中實時顯示2700平方米的玻璃大棚內的作物生長環境數據,實現遠程控制溫室風機、遮陽、卷膜等設施運行,率先建成數字農場,成為了當地助農增收的“好幫手”。

  數字鄉村建設驅動鄉村振興。民盟中央副主席曹衛星曾在智慧農業技術的主題報告中建議,要加快國家智慧農業技術裝備重大專項的論証規劃,力爭“十四五”前期啟動實施;推進全國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及智慧農場建設,發揮引導輻射作用;培養交叉人才,發展新興交叉學科,創新體制機制,培育復合農業、智慧農業的人才隊伍;催生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要深化產地應用技術,實現創新鏈、技術鏈、產業鏈融合發展。

  “農產品線上銷售”惠農更便捷

  近年來,鄉村產業搭乘著數字化“快車”帶動了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隨著智慧農業的推廣,越來越多“空心村”變身“電商村”,許多鄉村走出一條信息化鄉村振興新路。

  據《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報告》顯示,全國縣域農產品網絡零售額佔農產品交易總額的比重為10.0%,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化水平為17.2%,行政村電子商務站點覆蓋率達74.0%。

  前不久,廣西貴港市覃塘區榮獲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先進縣。該區近年幾年通過加快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三網深度融合,深入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5G和光纖網絡、電子政務服務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覃塘區建成區級電商扶貧產品展銷中心2個,設立“郵樂購”電子商務服務站193家,同時還建立了永泰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平台、華夏助農電子商務平台等多個農產品電商平台,打通了農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裡”。此外,該區還開展“三月三·暖心節”電商推介會、覃塘區扶貧農特產品走進“粵港澳”大灣區直播等活動,累計關注量達100多萬人次,拓寬了農產品網絡銷售渠道。

  “十四五”時期是數字鄉村全面布局和重點破題的關鍵階段,數字鄉村真正從“盆景”走向“風景”。農業農村部副部長於康震指出,要完善基礎設施,推動5G、北斗、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向田間、圈舍、魚塘延伸,還要加快生產數字化轉型,實現對農業生產全領域全過程、全覆蓋的實時動態檢測,推動智能化裝備應用和農機智能化改造;四要強化科技創新,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創新集成、轉化、推廣。(記者 張迎迎)

(責編:初梓瑞、孫紅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