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川航客機空中驚魂27分鐘 被譽為“世界級”備降【2】

2018年05月16日09:50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空中驚魂的27分鐘

  3U8633航班的航空日志顯示,當天早上7點15分,飛機開始處於備降狀態,27分鐘后成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

  機長劉傳健描述,事發時沒有任何征兆,風擋玻璃就突然爆裂,發出“轟”的一聲巨響。“我往旁邊看時,發現副駕駛的身體已經飛出去了一半,半邊身體在窗外懸挂,還好他系了安全帶。”

  劉傳健機長告訴媒體記者,當時距離成都剛剛過去100多公裡。風擋玻璃脫落后,駕駛艙所有物品都飛了起來,許多設備都出現了故障。由於噪音巨大,無線電的聲音開始難以被聽見,與此同時,飛機強烈的震動,也讓看清儀表變得十分困難。

  他回憶,當時飛機時速達八九百公裡,且處於高空。風擋玻璃脫落后,駕駛艙瞬間處於失壓、低溫環境,每一個動作都變得十分艱難。

  在發出7700緊急代碼后,劉傳健憑借目視,人工操作完成返航迫降,“靠毅力在掌握方向杆。”直到平安落地后,他才意識到,“當時我的身體應該也是發出了非常大的抖動。”

  作為有著幾十年飛行經驗的“老機長”,劉傳健說,在學習飛行的初級教練階段,曾經有過一個極端情況的模擬訓練,但其高度和速度都不像這次這麼高、這麼快。

  劉傳健表示,這次成功備降多虧了當時天氣好,“幾乎無雲,能見度非常好。”他有些后怕,如果當天有降雨,或者天氣狀況不好,后果將無法預料。

  一次“世界級”備降

  來自四川航空的通報顯示,機長劉傳健身體狀況一切正常,副駕駛皮膚擦傷,一名乘務人員腰部受傷。此次航班故障備降中,共29名旅客感覺不適。

  昨天下午2點05分,除了部分選擇放棄繼續飛行的乘客,3U8633航班的50余名乘客改簽3U8695航班飛抵拉薩。

  至此,遭遇此次高空危機的眾人終於舒了一口氣。機組人員緊急時刻沉著冷靜的處理也得到了一眾贊嘆,被譽為一次“世界級”的備降。

  果殼網主筆、航空科普作家瘦駝解釋說,故障發生時,3U8633航班的飛行高度比珠峰還高,機艙外溫度可達零下四五十攝氏度。而飛機的客艙經過增壓處理,可以保持人體需要的溫度、濕度和氧含量。“駕駛艙玻璃脫落后,艙內首先會聽到巨響,隨后處於低壓缺氧狀態,空氣急速從機艙內被抽離,要不是安全帶綁著,人都可能被刮出去”。

  安全落地后,王小悠把此次經歷記在了備忘錄上,稱自己“大難不死”,做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夢。他說,在飛機備降的過程中,一度覺得自己一隻腳已經踏進了鬼門關。

  王小悠暫時放棄了此次行程,他選擇留在成都,住進川航安排的酒店,享受四川的美食。他表示,近期不想再坐飛機。

  與王小悠不同,王強和蘇婉君選擇了改簽航班,當天下午就已抵達拉薩。王強心情不錯,在社交網站更新了好幾條后續動態,跟關心自己的網友互動。蘇婉君有點高原反應,稍作調整后她打算繼續原來計劃的旅程,她說:“感謝機長把我們從死神那邊拉回來。”而趙仕海因受傷暫時待在醫院,同行的妻子陪著他。

  事故調查已經啟動

  在川航客機遭遇空中驚魂之后,除了點贊機組人員,也有聲音提出質疑:最為堅固的風擋玻璃為何會在空中破裂脫落?

  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發現,3U8633航班由一架空客A319客機執行,注冊號B-6419,機齡6年10個月。

  雖然此次事故極為罕見,但在航空史上並非首例。資料顯示,1990年6月10日上午7點20分左右,英國航空5390航班在從英國伯明翰起飛前往西班牙馬拉加途中,駕駛艙左側風擋玻璃脫落,機長蒂姆受氣流沖擊,上半身被吸出駕駛室。經過20多分鐘緊急操作后,飛機最終平穩降落於跑道,成為英國民航史上最驚險的一次迫降。

  據事后調查,該客機曾在出事前27小時更換風擋玻璃,維修人員在更換風擋玻璃的同時也換了螺絲釘,但並沒有參考飛機的維修手冊使用標准的螺絲釘。由於使用了更細的螺絲,才造成風擋玻璃在飛行途中脫落。

  來自中國民用航空局的消息稱,關於此次事故的調查工作已於昨天上午8點啟動,事故導致前右側風擋在空中脫落,飛行控制面板右側三分之一脫落,后續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之中。

  空客中國公司稱,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和法國民航安全調查分析局的要求,空中客車已經指派專門的技術團隊,為由中國民用航空局主導的事件調查提供任何必要的支持。

  對於涉事飛機設計制造情況和進一步的資料,空客中國方面表示暫無其他信息可提供。

  文/本報記者 孔令晗 實習生 戴幼卿

(責編:余璐、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