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眼淚中的小女子到“春暉媽媽”中的女超人

每一位春暉媽媽都是可愛又可敬的人,劉曉麗正是這些“母親”中的一員。她已經在北京春暉博愛兒童救助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春暉博愛”)關愛之家工作6年。而在6年前劉曉麗還不是今天的“春暉媽媽”中的女超人。6年的成長中,她撫育的孤兒已經超過90人,她參加的春暉博愛培訓課程已經涵蓋了教育、醫療、兒童心理等各個方面。在母親節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聽聽“春暉媽媽”中的女超人劉曉麗的故事。
做個“專業媽媽”
6年前,北京口腔醫院的住院樓裡沖出一位身材瘦小,長發齊肩的小女子。她站在住院部的門口,緊咬著不停顫抖的下唇,淚水止不住奪目而出。她躲閃著過路人的目光,將腳步向牆角的地方挪了挪,任憑這猛烈的風吹干臉上的淚珠,似乎隻有這樣才能讓她冷靜下來。
當劉曉麗說起6年前的這一幕時,淚光依然在眼眶裡打轉。
來醫院之前,她已經在春暉博愛關愛之家入職半年了,從一開始對孤兒這個群體一無所知,直到跟著有經驗的“春暉媽媽”們學習如何護理手術前后的寶寶,再到自己手忙腳亂地開始真正照顧三個孤兒。一路走來,她都認認真真,勤勤懇懇。直到這天,領導認可了她的工作能力,交給她護理她照顧的孩子小迪在醫院的唇腭裂手術,她才意識到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情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拿化驗單,和醫生護士溝通,喂藥、喂飯,每一步術前的工作她都有條不紊,猶如一個熟練工。但正當一切都准備就緒時,她卻發現了病房裡的異常氣氛,幾位患者的家屬會湊在一起竊竊私語,指指點點。“你不是這個孩子的媽媽嗎?你穿的是工作服?這個孩子是哪個福利院的嗎?”其中一位忍不住向曉麗發問,其他媽媽們也都開始好奇地打量起孩子小迪。曉麗被這種異樣的目光刺痛了心,一股莫名的低氣壓壓得她喘不過來氣。她才發現自己的耳朵早已裝不進別人說小迪不是自己孩子這類的話。
半年的相處,讓這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忘卻了自己只是一名工作人員。回想與小迪一起生活的180多個日日夜夜,親眼看著那個襁褓中瘦弱的孩子在一天天強壯﹔曉麗也默默感覺到這樣的工作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見不到小迪時她也會心慌,不知道孩子吃得可好,睡得可香﹔小迪生病時,她也坐立不安焦慮萬分﹔雖沒血緣關系但彼此的牽挂早已勝似親生母子。
她強忍著不舒服,順勢低頭看了下自己工作服上的春暉LOGO,深呼了口氣,堅定地說:“我是這個孩子的媽媽,只是在一個機構工作!我是春暉媽媽!我有三個孩子,這是我的小兒子。”說著,曉麗抱起了小迪又親又吻。
肩頭讓血染紅了,媽媽在成長
5個小時的唇腭裂修復手術已經等得人內心焦灼,直到小迪從手術室推出來。看著眼前的孩子,整個面部因為手術都腫了起來,小鼻子以下全是密密麻麻的縫線,血水還不斷從口腔裡往外冒。那一剎那,曉麗人生中第一次感覺到內心的“崩潰”,鼻子還沒來得急發酸,兩行淚已經挂在臉上了。
“您站在門口干什麼?風多大呀?”迎面路過的護士總是那麼熱情。她們並不知道眼前這位30出頭的小女子叫什麼,但她們知道她是來照顧那個唇腭裂孤兒的“春暉媽媽”。曉麗抹了一下臉上的淚痕,勉強笑著回應護士長。護士長知道眼前的這位“春暉媽媽”應該正在心疼孩子,於是她拉著曉麗的手告訴她,唇腭裂術后口腔出血是正常現象,隻要護理得好,大概3天就會慢慢好轉起來。
年輕的劉曉麗當然知道,三天是唇腭裂的恢復期,她還知道未來的24小時非常關鍵,要一刻不停地抱著小迪,不能讓他哭鬧,不然剛縫好的傷口就會崩開。但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因為她早已經把小迪看成是自己的骨肉,她見不得孩子受罪。
手術后的小迪麻藥剛過,醒來就哭著找曉麗。曉麗抱著他,不停地安慰,“不怕,寶貝,要堅強,要勇敢,媽媽在呢!”為了避免小迪縫合的傷口崩開,曉麗側著身就這樣一直抱著小迪,她盡量抬高自己的肩膀,好讓小迪倚在她肩頭能舒服些。就這樣,趴在媽媽肩頭的小迪果然安靜了許多,但口中止不住淌出的血水染紅了曉麗的半個肩膀。
24小時,就這樣曉麗將小迪從左肩換到右肩,又從右肩換到左肩,不知道這樣抱著在房間裡踱了多少步。夜裡,小迪睡得不如往日那麼踏實,稍稍碰觸下身體就會無意間抽搐一下,曉麗知道那是孩子的恐懼。於是,曉麗守在床邊握著小迪的手整宿未合眼。三天后已經可以正常進食了。又過了7天,小迪要去醫院拆線了。當主治醫師看到小迪術后愈合十分完美的小嘴巴時喜出望外,不斷感嘆曉麗護理得專業。聽到專家的認可,一種名為“成就感”的情緒充盈著曉麗的整個內心,“值!”她默默地告訴自己。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