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生態扶貧:山西大寧購買式造林讓村民在綠水青山中富起來

人民網 王晴
2018年12月27日12:16 | 來源:人民網-公益頻道
小字號

冬日陽光下的曲峨鎮白村顯得有點兒寂靜,蜿蜒的盤山公路盤踞在溝壑縱橫的黃土地上。山西省大寧縣的購買式造林就是在這裡打響了“第一槍”。

記者在白村的村委會辦公室見到了66歲的馮還堂,他的臉上布滿了像冬日暖陽的笑容,特別喜悅的說道:“購買式造林是個好買賣啊,一人種樹全家脫貧,而且就在家門口,沒有比這個更劃算的事兒了!”

(大寧縣生態辦供圖)

什麼是購買式造林?即政府制定規劃設計,由造林合作社通過競價議標,與鄉鎮簽訂合同,自主投資投勞造林,林權不變,樹隨地走,當年驗收合格后支付30%的工程款,第三年驗收后支付余款,購買造林服務的組織方式。簡單說,從過去的“要我造林”“過程管理”創新為“我要造林”“結果購買”。

家門口就能掙錢的“好買賣”

從要我種樹到我要種樹

白村購買式造林工程一共3500畝,馮還堂是第一批加入該工程的村民,“當時有點兒顧慮,種個樹還能掙錢?萬一干完活不給錢怎麼辦?但是駐村書記和合作社領導都不斷動員,我就試著參加了。”

馮還堂家裡一共兩口人,之前家裡經濟收入主要依靠他外出打工,但是到了2014年,年齡的原因讓他找不到工作便返鄉種玉米。“種地不行啊,十年九旱,一年也就2000多塊錢的收入。”馮還堂說。

“當時別說村民,就是我們也不懂,到底能不能做?”曲峨鎮包村工作隊長賀森林說,“2016年是工程的第一年,我們先試點種了300畝,動員黨員和村裡的‘能人’參與進來。“

馮還堂無疑就是這麼一位“能人”——有本事的人。“2016年10月我干了20多天,沒想到真掙了1800多元。以前給老板打工,說好的工錢拿到一半就不錯了。現在好了,不用外出,種樹也不累,工錢還不克扣。”馮還堂的臉上洋溢著笑容。

(大寧縣生態辦供圖)

2016年的試點成功,無疑讓白村村民看到了希望。過去這裡的村民經濟收入主要依靠種植玉米和外出務工,而地裡的收成往往是不盡人意,非常微薄。“到了2017年,村裡一號召,立刻就有124名村民報名參與進來,其中精准扶貧戶111名,佔比89%。”賀森林說。

“我們這兒適合種樹的時間是3個多月,2017年的時候我們計算了下平均每個人3個月能種35畝地,一畝地能掙360元,這樣一個人能有12600元的收入,僅此這一項,就能讓一個三口之家脫貧。”賀森林告訴記者,“我們種樹的工錢是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有的人一天都不落的參與種樹,能收入2萬元左右,有的人種的天數少、干的活少,連1萬都掙不到。”

“我去年掙了12000多元,今年也有10000多元的收入。”馮還堂樂呵呵的說,“以前是要我種樹,現在是我要種樹。”

千萬別小瞧這1萬多元,要知道大寧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山西省深度貧困縣,面積967平方公裡,轄2鎮4鄉84個行政村6.9萬人,2015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7727戶18651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5.9%﹔而到了2017年底,全縣未脫貧3402戶9292人,貧困發生率降為20.9%。

綠色的種子播撒在土壤中,萌發的除了枝芽還有村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依靠購買式造林,2017年5.31萬畝購買式造林和管護任務,帶動大寧縣1562戶4699人脫貧,佔該縣當年貧困人口的33%﹔2018年8.16萬畝購買式造林和管護任務,帶動大寧縣2088戶6264人脫貧,佔該縣現有貧困人口的67%。

(責編:王晴、胡挹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