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常坐坐小板凳

劉元通
2019年01月11日08: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繪圖:馬國英

泡一杯熱茶、坐一下小板凳,雖是生活瑣事,但都是干部和群眾溝通的特殊語言,讓我們更加了解、熟悉和接受彼此

剛到鄉鎮工作,有次下鄉為群眾送溫暖,發生了一件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的小事。

那是一位獨居老人,淳朴而熱情,雖行動不便,但還是步履蹣跚地找來小木凳,一一遞過來,讓我們圍著炭盆烤火。看到黢黑的木凳,我下意識地從口袋裡抽出紙巾,卻被旁邊帶我的“老基層”按住了手。他低聲說:“坐吧,不臟,擦了就生分了。臟了褲子不是啥大事!”

擦一下再坐,褲子雖不臟,卻與群眾疏遠了距離﹔不假思索地坐上去,褲子臟一點,卻讓群眾覺得親切。那句提醒聲音很小,卻似在我心頭響起一聲雷。

“老基層”在村民中威信很高。我觀察到,他每到一個村民家中,都會順手拿起門后或者灶旁的水煙筒,跟村民自然地輪換著吸,等到起身走的時候,基本上該講的、該辦的都已經水到渠成。他常在下隊途中感嘆,“以前交通差,常常背一個挎包沿著山路進村,十天半月不出來,吃住都在農戶家,成了一家人,各項工作都好做。”

有次一位老鄉來鎮政府辦事,他找的同志剛好外出了。老鄉急得到處問人。他的褲腿上沾滿了泥點子,看得出走了很遠的山路。我請他到辦公室坐下,倒了一杯熱茶,然后打電話請教外出的同志如何處理。后來,老鄉離開時緊緊拉著我的手,不住地說:“謝謝,太謝謝了!”

其實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那種被信任的感覺,至今仍讓我感懷、給我力量。泡一杯熱茶、坐一下小板凳,雖是生活瑣事,但都是干部和群眾溝通的特殊語言,讓我們更加了解、熟悉和接受彼此。

現在,路通了、車多了,微信溝通也便捷了,但到農戶家裡,和老鄉圍坐在一起話家常,仍必不可少。面對群眾的眾口難調,能和他們一起吸一杆水煙筒,在情感上同頻共振,則萬事不難,甚至樂在其中。如果不放低姿態、將心比心,就難以讀懂群眾的心聲。反之,面對小板凳坐不下去,與群眾的感情熱不起來,久而久之,更可能變得不擔當、不作為。我離開鄉鎮多年,但“臟了褲子不是啥大事”這句話,仍然時時提醒著我,怎樣才能和群眾打成一片。

(作者為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辦公室干部)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11日 11 版)

(責編:余璐、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