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因為他,救援裝備從龐然大物變肩上方塊

2019年02月11日07:52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因為他,救援裝備 從龐然大物變肩上方塊

新年伊始,南岳山下。某工程維護大隊正在進行一場清除路障的實裝訓練。

“全體注意!進入目標區域,迅速展開救援!”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幾名年輕戰士麻利地從背上脫下發電機、液壓鎬、液壓鋸等各類“大方塊”,迅速進行模塊化組裝,開始對面前的鋼筋混凝土障礙進行清除。切割、破碎……10分鐘后,障礙被清除,一條“生命通道”被成功開辟。

就在不遠處,一位肩扛大校軍銜的軍人,認真觀察著士兵們的操作,並詳細記錄著相關數據。為檢驗裝備的戰斗力,進一步提高單兵背負的舒適性,他再次來到實訓一線,對“背負式多功能快速救援搶修裝備”進行調試。

他就是陸軍工程大學工程裝備運用與保障教研室教員宋勝利,“背負式多功能快速救援搶修裝備”就是他的研發成果。前不久,他憑借這套裝備榮獲第20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榮譽對我是鼓舞,更是鞭策。我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努力研制出更多實用的裝備!”獲獎后宋勝利感慨道。

從救援場景中找痛點,開始研究搶修裝備

回憶起設備研制的那7年,宋勝利覺得,“一切都好像發生在昨天”。

談到設計該裝備的初心,宋勝利對科技日報記者說:“5·12汶川大地震后,救援官兵趕往一線。但塌方、泥石流使得大型搶修裝備到不了現場,戰士們隻得拿著鍬鎬、用雙手開辟‘生命通道’……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

這一幕幕的救援場景,宋勝利看在眼裡、痛在心中。“機動性差、操作復雜是當時救援搶修設備的應用痛點。”他說,小型化的救援搶修裝備亟待補充。

“當初研發這個裝備時,沒想過會因此得到什麼榮譽。看到戰士們那一雙雙血肉模糊的手,受災群眾奄奄一息地躺在廢墟裡,我想要為他們做點什麼。”宋勝利回憶道。

為了收集更多的一線數據,宋勝利來到中國國際救援隊進行調研。實際考察的結果讓宋勝利心情更加沉重。彼時,國際救援隊所使用的相關裝備都是從美國進口的史丹利GT13型。該裝備十分笨重,在無電無路條件下的單兵輸送能力受限。

基於救援實際,為了滿足惡劣條件下的使用需求,宋勝利創造性地提出“模塊化、分體式、可背負”的設計思想。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國內乃至世界的相關裝備從未有過分體式設計,如何實現動平衡?如何提高背負舒適性?這些難題沒有讓宋勝利停下探索的腳步。

翻閱資料、實驗論証、邊考察邊設計……進展最困難的時候,宋勝利常常顧不得吃飯、休息,加班到深夜早已成了家常便飯。

經過一輪又一輪實驗,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體式液壓動力模塊逐漸成型,含有小型發電機、液壓鎬、液壓鋸等多功能工具模塊的快速救援搶修裝備也終於研制成功。

為提升舒適度,惡補人體工效學知識

2011年5月,經業內專家鑒定,該項目產品滿足國防工程快速搶修和非戰爭軍事行動中危急救援的需要,填補了我軍該方向救援搶修裝備的空白。2013年,該裝備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獲獎后,宋勝利並未停下腳步。“軍事科研的目的在於服務部隊,在於將成果轉化為戰斗力。”他十分清楚,要想實現成果轉化,不僅要將研究與需求對接,還需將科研成果做成熟。

在進行初期試驗時,宋勝利觀察到,雖然該裝備能憑借其“模塊化、分體式、可背負”的特點實現單兵運輸,但它的構造卻並不能較好地適應我國軍人的身體特點,容易導致戰士們身體疲勞,影響戰斗力的生成。

“搶修裝備雖然能被運進去,但戰士們沒了體力,又讓誰來操作呢?”宋勝利明白,再優良的裝備都是由人來操作,戰斗力生成的關鍵還在於人。

宋勝利的設計思想服務於部隊,也源於部隊。正當宋勝利在為背帶位置設計發愁時,一群正背著背包訓練的學員從他眼前跑過。“對啊!最好的例子不就在身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嗎!”宋勝利眼前一亮,立即叫住一個學員,仔細觀察他身上的背包,回去后他又把精力放在了人體工效學的研究上。

針對不同體型、不同年齡的個體,對受試者在靜態、動態條件下的各項指標進行測試,宋勝利帶領團隊反復進行研究實驗,他力求將裝備的每一條背帶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之前沒有人體工效學基礎的宋勝利明白,要想打造出舒適且便捷的裝備,就得惡補這方面知識。於是同事常能看到,視力不佳的宋勝利,把眼鏡戴了又摘、摘了又戴,看翻譯后的文獻不“解渴”就找原文文獻資料,遇到沒學過的知識就現學。最終,他使裝備在背負舒適性方面有了大幅提升。

“這個裝備從前期研究到后期調試,我花了很多心思。我希望把技術做成熟,拿出來就能用。”宋勝利說。(張 強)

(責編:王紹紹、楊虞波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