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石城川:讓聽障人士“看見”聲音

2019年02月11日07:54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石城川:讓聽障人士“看見”聲音

“盲道給視障人士使用,坡道則為肢殘人士准備,那麼聽障人士的無障礙設施又是什麼呢?目前全國佩戴助聽器的聽障人士不到10%,他們的處境是很艱難的。”石城川想打造一條專屬聽障群體的“盲道”,讓聽障人士與外界實現自由溝通。

人工智能技術,給他提供了機會。石城川成立了廣州音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音書),“音指聲音,書是文字。耳朵聽不到聲音了,但可以通過眼睛看文字獲取信息,音書寓意把聲音轉換成文字”。

他想改變聽障群體的現狀

眼前的石城川,個頭不高,一副學生模樣,臉上淡淡的笑容讓人印象深刻。

11歲,因用藥不當,一場疾病讓他的世界從此變得靜悄悄。完全失去聽力的他靠著頑強意志,最終考上暨南大學數學系。2015年,石城川畢業后到一家跨國公司擔任軟件工程師。

谷歌眼鏡的發布,讓他興奮不已,“我也想研發一種設備,把其植入到眼鏡中去,將音頻轉換成字幕,通過AR眼鏡來顯示,這樣聽障人士就能‘看見’聲音了”。

工作期間,石城川接觸到人工智能語音識別,他意識到,這是改變聽障人士命運的一次技術革命。遺憾的是,他的想法得不到任何企業支持。他決定創業實現自己的想法。

幸運的是,他的想法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家人對我的處境感同身受,看到我能為聽障群體作一點貢獻,他們特別支持”。

石城川邀請朋友陳國強、彭駟慶加入,一起投身創業。自小對科技感興趣的彭駟慶認為接下來的時代當屬人工智能,“如果能夠通過科技手段改善聽障群體的生活現狀,那是非常棒的一件事情”。他欣然接受石城川的邀請。

2016年,音書正式成立。

“音書”APP用戶數已近40萬

石城川的原意是設計智能眼鏡,但經過調研,他們決定採取“軟件+硬件”的研發模式,先開發“音書”APP手機軟件,同步進行智能眼鏡研發。

2016年初投入研發,翌年“音書”APP上線,實現了實時字幕和字幕通話功能,讓聽障人士能“看見聲音”和“打電話”。

石城川給科技日報記者進行了現場演示,隻見他說話間,軟件實時將接收到的語音轉化為文字投放到屏幕上,使用者“看”得明明白白,與之交流毫無障礙。接聽或者打出電話時隻需打開“音書”軟件,1秒之內就能完成語音和文字的轉換。

“最受歡迎的是語音訓練模塊。”據石城川介紹,軟件嵌入了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及語音評測引擎,通過游戲方式幫助聽障人士進行語言訓練,從而提高其發音水平。石城川自己先當了回“小白鼠”,他使用語音訓練大半年,不知不覺中提高了發音水平。

“音書”APP聽得懂普通話、英語、四川話、粵語、河南話,文字與語音的轉換延遲在0.5秒以內。在聲源和手機間隔20厘米、日常噪音環境以及口語標准的情況下准確度達95%。目前這款好用又免費的APP用戶數已近40萬,其中99%是聽障人士。

最令人期待的“黑科技”當屬團隊研發的AR眼鏡原型。人說話的時候,AR眼鏡能把語音翻譯成文字,投影在虛擬屏幕上。目前此款AR眼鏡已申請到了專利。石城川即將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

內心堅定無懼創業荊棘

“借助這個軟件,可以讓聽障人士更加自信,讓他們走出自我封閉的世界,和周圍的人溝通。”石城川的最終目標是幫助所有的聽障人士實現無障礙溝通。

如何實現盈利呢?石城川表示,AR眼鏡早期主要以面向種子用戶的試用為主,產品成熟后再推向市場銷售。與國外同類軟件的按時收費等模式不同的是,“音書”APP現有功能免費向用戶開放,接下來會嘗試對新推出的功能收費。“我們也與聾人協會、殘疾人聯合會、康復機構、醫院等實現合作關系,且通過無障礙溝通項目服務實現公司營收。”

創業路上充滿荊棘。2017年底時,音書種子輪資金差不多已經花完,但團隊仍然入不敷出,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幸運的是,順德創新創業公益基金會給我們頒發了一個‘最具社會價值獎’,無償資助了30萬元,幫助我們渡過了難關。”對於幫助過團隊的人,石城川感恩在心。去年年初,音書得到了科大訊飛的戰略投資。

目前公司進展非常順利,最近團隊加班加點,趕在農歷新年之前上線了“音書”APP的新版本,增加了遠距離翻譯和全新的語音訓練兩個“殺手锏”功能,深受用戶歡迎。“下一步我們希望能融到一筆天使輪投資,加強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石城川堅定地說,“天無絕人之路。隻要內心足夠堅定,總能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葉 青)

(責編:王紹紹、楊虞波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