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鄭鈜:為破解校園貸難題支招

2019年03月01日08:3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亮劍校園貸,應該適度開放大學生信用卡業務。”這是全國政協委員、西華大學副校長鄭鈜去年的提案內容。如今,這個提案進展如何?校園貸問題是否得到緩解?

  在今年全國兩會前,鄭鈜又在大學生群體中進行了相關調研。他表示:“相比以前,從新聞報道來說,這一年的惡性案件相對少了。變化的原因在於:一方面,對於校園貸的宣傳和警示多了﹔另一方面,大學生的金融素養也有了一定提高。”

  大學生信用卡供給和應用嚴重不足

  2018年7月,鄭鈜收到了中國銀保監會對該提案的答復。“他們專門給我打電話進行了說明。”銀保監會答復稱,一直高度重視大學生相關金融服務工作,按照疏堵結合的原則,滿足大學生在消費、創業、培訓等方面合理的信貸資金和金融服務需求。

  答復中提到了一組關鍵數據:2017年,全國共有在校大學生3017.5萬人,辦理學生信用卡355萬張,累計發放學生信用卡貸款11億元,貸款余額3億元。截至2018年3月末,已有12家銀行開展學生信用卡業務,共發放學生信用卡401萬張,貸款余額4億元,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也在逐步探索為大學生提供各類金融服務。

  鄭鈜通過分析提出:“從這組數據來看,截至2017年,累計發放學生信用卡總量僅355萬張,與央行統計的截至2017年末全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5.88億張相比,僅佔0.6%。累計貸款總額11億元,就算是全部用於2017年的在校大學生,人均才30余元。累計發放學生信用卡貸款余額3億元,與央行統計的截至2017年末全國銀行卡信貸余額5.56萬億元相比,僅佔0.0054%,每張信用卡余額不到100元,信用卡的供給和應用嚴重不足,這給校園貸、求職貸、套路貸等留下很大的空間。”

  適度向大學生提供信用卡服務

  有人認為給學生發放信用卡,是一種鼓勵學生超前消費的方式,這也是爭議的焦點問題。

  鄭鈜直言:“大學生並不是完全脫離社會的群體,他們也有正常消費的需求,他們也在消費升級。問題的關鍵不是遏制大學生消費,而是應該讓他們學習正確的消費觀。堵不是辦法,還是要用疏導的方式,引導他們正當消費、正確消費。”

  他走訪校園發現,近幾年校園貸的出現,很大程度上緣於學生對生活和學習消費有明顯需求,排除一些極端個案,很多學生買電腦、買手機並不是亂花錢。矛盾點就在於,正規的金融渠道對學生的服務沒跟上,很多銀行不願意給學生辦信用卡,或者辦了卡僅給很低的額度,使正規金融在校園內“可望不可及”,反而給校園貸留下可乘之機。

  鄭鈜支招:“解決辦法就是適度地向大學生提供信用卡服務。”

  鄭鈜介紹,學生使用信用卡消費,除了借錢外,好處在於大學生信用卡具有優勢,一方面有助於大學生更加迅速地融入當前高速發展的社會,正確建立適度消費、正當消費與學習生活、創收增收、合法守約的均衡關系﹔另一方面,有助於大學生形成良好的財務意識、信用意識、風險意識,不斷深化健康的人生金融觀和金融風險思維。

  事實上,對大學生提供規范化的金融服務國家早已有規定。例如,2017年5月,原銀監會、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銀監發〔2017〕26號),要求銀行應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開發高校助學、培訓、消費、創業等金融產品,向大學生提供定制化、規范化的金融服務,合理設置信貸額度和利率,提高大學生校園信貸服務質效,暢通正規、陽光的校園信貸服務渠道。

  銀行給大學生發信用卡,是否存在較大的金融風險?“隻要有開放的意識和科學的手段,風險可控。”鄭鈜的態度非常肯定,我國有《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有非常嚴格的風控體系,銀行隻要按照規定操作,類似的風險可以控制。當然,更為重要的是,要建立依托現代科技手段的風險評估和防范機制,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來看待學生信用卡風險,這樣才能發揮學生信用卡對學生和社會的雙重積極作用。

  提高大學生與錢打交道的能力

  銀保監會在對鄭鈜的提案答復中介紹,每年在全國范圍組織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月、金融知識進萬家、送金融知識進校園等宣傳活動。通過在公眾教育服務區宣傳、舉辦入學金融專題講座、創業金融知識比賽、防騙文藝匯演等活動,向學生普及金融知識,引導其建立理性的消費觀念,形成良好的財務意識和信用意識。

  此外,銀保監會和教育部分別回復,已通過設計和制作宣傳折頁、視頻、讀本和課件等普及相關知識,推薦銀保監會各派出機構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廣泛使用,鼓勵和支持高校開設投資理財、金融實務等方面的選修課和在線開放課程課。

  但鄭鈜認為,僅靠這些宣傳還遠遠不夠,校園貸背后暴露出了更深層次的問題——大學生的金融素養教育依舊缺乏,這個問題仍然值得關注。

  “在學校中,很少有人教大學生該如何正確網購,如何正確使用白條、花唄這些金融工具,防范個人金融風險。”他直言:“不能僅僅讓學生遠離校園貸,除了設立‘防火牆’之外,學校應該主動出擊,金融部門和機構也應該主動出擊,推動金融知識進校園。開設相關的金融知識講座和課程,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金融常識,真正提高大學生與錢打交道的能力,樹立適度合理的消費觀,這才是真正金融素養教育的本質。”

  鄭鈜認為,教育本應該走在問題的前面,金融素養教育也不例外。然而,如今的青年受到消費升級、社會潮流、信息多元的深刻影響,不能僅僅從道德上指責青年的消費行為、把板子打在年輕人的身上,也要反思教育機制的不足。

  “對大學生開放信用卡的辦理,只是提升金融素養的第一步,引導他們合理消費更為關鍵的是,讓他們學會與錢打交道,這才是至關重要的能力。”鄭鈜說。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章正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初梓瑞、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