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傳統產業走新路 青海藏區的貧困發生率下降到4.2%

本報記者  姜  峰
2019年04月02日08: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2015年底,青海藏區的貧困發生率還在20.76%,到2018年底時,已經下降到4.2%。

短短數年間,脫貧成效已顯。在自然條件惡劣的青海藏區,粗放、分散的傳統畜牧業如何向高效集約轉型?扶貧搬遷給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在深度貧困地區,如何促進產業培育、就業穩定、群眾思想轉變?

針對難題,抓住關鍵,各個擊破。青海省通過不斷探索與實踐,找到一條積極有效的解決之道。

青海藏區涉及6州30個貧困縣(市、區),面積69.6萬平方公裡。近年來,青海省通過傳統畜牧業轉型升級、異地搬遷、產業扶貧等方式,帶動越來越多的藏區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致富。

青海省扶貧開發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青海藏區累計減少貧困人口21.5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底的20.76%下降到2018年底的4.2%。截至2018年底,藏區實現19個縣摘帽,567個貧困村退出、6.8萬戶23.9萬貧困人口脫貧。

“老羊倌”去年分紅3萬元

產業轉型 村裡建起合作社

溯黃河而上,驅車4小時,記者來到海拔3700米的青海省澤庫縣,高原大地春分時節仍是白雪皚皚。

縣城供暖期長達9個月,冬長無夏的澤庫氣候差、雪災多、自然條件惡劣,是青海藏區的深度貧困縣。

從縣城再西行兩小時,寧秀鄉拉格日村已在眼前。6隻藏羊,18頭牦牛,還有生產能力退化、鼠害肆虐的草場,這曾是65歲的“老羊倌”關貝放牧大半生卻越來越薄的家底。

2010年底,拉格日村每年人均純收入隻有2512元。“2015年建檔立卡貧困戶人數,寧秀一鄉就佔到了全縣的1/4。”澤庫縣扶貧開發局局長李宏濤告訴記者。

寧秀為何一度不“秀”?

“究其原因,粗放低效的傳統畜牧業模式造成人草畜矛盾爆發,‘超載放牧、草場退化、牲畜減產、牧民致貧’形成惡性循環。”澤庫縣縣長更智才讓面對記者痛心疾首地說,“不扭轉畜牧產業發展的路子,就不可能幫助廣大牧民刨窮根。”

何止澤庫,生產經營粗放、產業結構單一、牧業資源轉化率低、人草畜矛盾突出等問題在青海藏區都普遍存在,這些地區往往也成為深度貧困的脫貧攻堅主戰場。

如今的拉格日村,成片成排的舍飼廠房已經取代了“漫山放牧”。幾年前,隨著脫貧攻堅工作啟動,在澤庫縣委、縣政府支持下,拉格日村在全縣率先成立了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我們打破傳統分散粗放的經營模式,發動牧民以草地和牲畜入股組建合作社,實行用工按勞取酬和收益按股分配。”拉格日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俄多向記者介紹,“產業轉型,抱團取暖!”

“老羊倌”關貝成為最早入社的36戶牧民之一,如今這個數字擴大到181戶,其中有50戶貧困戶,全村入社率近99%。畜牧產業轉型的成效十分明顯:合作社組建之初,入股的1250頭牦牛中,良種率不到6%,如今合作社3900多頭牦牛,良種率達到70%﹔2018年,合作社創收1254萬元,人均收入增加到15330元。

“去年分紅分了幾萬?”關貝扭捏一番,沖記者伸出三個指頭,讓人忍俊不禁。

“全縣64個行政村,目前已有36個復制推行了集約、生態、產出比高的‘拉格日模式’。”更智才讓告訴記者。2018年,澤庫縣實現了10個貧困村退出、3473戶14032人脫貧減貧的目標。

德吉村村民去年直接增收超250萬元

扶貧搬遷 技能培訓助增收

德吉,藏語意為幸福。

記者剛到尖扎縣德吉村,想入戶採訪,卻不巧扑了個空,幾乎家家大門緊鎖。

“你們咋都不在家?”尖扎縣扶貧開發局局長海洋急忙給開農家樂的村民夏吾東智打電話。“我們都在縣城培訓哩,教種藏茶,你忘了?”“嗨!”海洋一拍大腿,“德吉村今年夏天准備搞花海旅游,需要種茶工,一個月開2000元工資,村民們一聽都跑到縣城參加培訓去了,你看積極性多高!”

德吉村,這座建村史不過一年多的新村,251戶村民分別來自尖扎縣7個鄉鎮30個行政村,其中貧困人口超過90%。“他們以前居住在海拔3000米以上、自然環境惡劣的大山深處,通過扶貧搬遷到這個海拔不足2000米、黃河岸邊的移民新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改變可謂天翻地覆。”海洋告訴記者。

如今的德吉村,成了名副其實的幸福村。2018年,德吉村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00萬元,其中村民直接增收就超過250萬元。

轉變深度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方式、減輕生態環境承載力,青海堅持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根本手段。“目前,青海藏區已實際搬遷安置3萬戶、11.4萬人,今年底有望全面完成‘十三五’搬遷任務。”青海省扶貧開發局規劃財務處調研員申壽昌告訴記者。

光是搬遷還不夠,當地還大量開展技能培訓。截至目前,青海藏區累計實施貧困勞動力短期技能培訓2.13萬人次,促進農牧民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轉崗。以旅游業為例,目前青海藏區已有98個村通過鄉村旅游扶貧項目實現了整體發展、穩定增收。

藏鄉也有“海歸”了

政策引領 重點產業解難題

藏鄉也有“海歸”了。

“我夏天去西寧開時裝發布會,邀請你來啊!”1993年出生的東格央宗拉姆,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提前邀請記者。她曾在國外留學,主修國際貿易、輔修時裝設計。去年畢業后,她選擇回到家鄉澤庫縣創業,在縣扶貧產業孵化園開了一家服裝廠,專做安多藏服,員工大多是當地貧困戶。

東格央宗拉姆說,“政府推出了房租優惠、設備購置、人力成本補貼等很多政策,截至目前廠子的銷售量已有14萬件,我主要負責設計和經營。”至於生產,已經交付給手藝精湛、工作認真、業已升任廠長的貧困戶東毛措。“廠裡實行計件工資、多勞多得,干好了一個月能掙近萬元。”東毛措說。

在政策和機制引領下,年輕的“海歸”和年長的阿媽,都找到了新角色和新路子。類似的企業,孵化園已培育了10家。

青海始終把發展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加快推進藏區扶貧產業發展。針對貧困縣特色產品生產能力弱、龍頭企業少、貧困戶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青海投入資金4.6億元,實現藏區貧困縣扶貧產業園全覆蓋﹔一次性投入資金3.29億元,在藏區658個貧困村建立村級互助發展資金,用於發展村集體經濟……

“今年青海脫貧攻堅的重點在深度,難點也在深度。”青海省扶貧開發局局長馬豐勝表示,“這種難,難在產業培育,難在就業穩定,難在思想轉變。”

東格央宗拉姆和東毛措的故事,為破解這“三難”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接下來青海將強化政策機制引領作用,加快推進實施以牦牛養殖加工、青稞種植加工、光伏項目帶動、民族手工藝品、特色鄉村旅游為重點的五大產業三年扶貧計劃。同時,建立健全光伏扶貧減貧帶貧機制,引導貧困村利用村級光伏電站收益,為貧困戶提供扶貧公益崗位,實現就近就地轉移就業。此外,完善“扶志資金”實施方式,對積極主動脫貧的貧困戶給予生產獎勵,引導“貧困懶漢”進行思想轉變,提升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02日 08 版)

(責編:余璐、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