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公益話題>>公益活動

專訪|施坦威藝術家王絲路:音樂的意義在於帶來美好

2019年08月30日17:17 | 來源:中國網
小字號
原標題:專訪|施坦威藝術家王絲路:音樂的意義在於帶來美好

  施坦威藝術家項目始於1872年,而成為施坦威藝術家需要符合一系列施坦威所制定的嚴格標准。必須具備精湛的演奏實力以及超凡的藝術魅力,通過層層嚴格評審、精選的世界一流音樂家方能加入施坦威藝術家大家庭。對於任何一位鋼琴演奏家而言,獲得“施坦威藝術家”這一頭銜不僅是一種莫大的榮譽,也是對其在鋼琴演奏領域所做杰出貢獻的褒獎與肯定。迄今為止在施坦威藝術家的名錄裡,從霍洛維茨、魯賓斯坦、拉赫瑪尼諾夫這樣的“不朽人物”,到波利尼、阿什肯納齊、阿格裡奇、基辛這樣的國際音樂泰斗都是這個家庭的成員。目前在中國僅有郎朗、李雲迪、王羽佳、陳薩等為數不多的鋼琴家獲此榮譽。世界著名音樂家施坦威藝術家阿圖爾·魯賓斯坦曾說過:“施坦威就是施坦威!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可與之相仿。”

  文/於茗宸

  2019年6月,鋼琴家王絲路受邀成為施坦威青年藝術家。施坦威德國總部藝術總監表示:“她極其精湛的技藝和高超的音樂表現力吸引了施坦威的關注。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青年鋼琴家王絲路加入施坦威藝術家的大家庭!與施坦威家族共同開啟美妙的音樂之旅!”據悉,每一位新晉的施坦威藝術家需要送給施坦威一句贈言。王絲路的贈言是: “每當我在施坦威上演奏,指尖的每個音符都具有鮮活的生命,我從不感到寂寞。樂隨指動,心隨琴動。” 這位95后鋼琴家被歐洲樂評譽為“新一代創造力鋼琴家” 。世界頂級鋼琴賽事評委、傳奇鋼琴大師 雅克·魯維耶表示:“絲路對鋼琴鍵的駕馭能力似乎具有一種超能力,一切都是那麼的輕巧自然,剛烈與柔美交織在一起。她的音樂表現力令人無比欣喜!”,她演奏的莫扎特協奏曲被著名國際鋼琴家、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前鋼琴系主任 魯斯·格蘭爾德稱贊道: “ 絲路的演奏能力讓人沉迷,她可以把音樂彈的華麗如畫,擁有著變化萬千、神奇的和弦色彩和無懈可擊的技術。感染力極強!”早在2017年2月時,她就應邀去世界殿堂級錄音室-Abbey Road Studios錄制了電影原聲帶,將古典文化與流行音樂融合。近日王絲路在Spotify,蘋果音樂,亞馬遜,谷歌音樂,網易雲音樂,QQ音樂,Tidal,Dezzer等全球市場發行了她的第六張鋼琴獨奏專輯《Rendezvous Vol.3: Summer》,記者對她進行了專訪。

  Q: 可否談談您與世界頂級鋼琴品牌施坦威的琴緣?

  A: 從小到大,施坦威一直是我的摯愛。它有著完美的觸感和細膩的音色。近期我還收藏了一架施坦威新發布的高科技產品,高解析自動演奏鋼琴SPIRIO|r。我在家就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在鋼琴上錄制,不管是力度或速度變化,音符的時值,還是微妙的踏板處理,它都可以精確的還原並回放演奏。

  Q: 您第六張新專輯收錄了經典影視配樂,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勢不兩立,這是國內一種普遍認識。作為一名古典鋼琴家,您如何看待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呢?

  A: 這個問題挺有趣的。(笑)以前我也會下意識的的通過編曲結構、和聲走向、和弦織體等等去判斷一個音樂作品質量的高低。可隨著時間的沉澱,閱歷的豐富,逐漸懂得一個好的音樂作品和技巧的復雜度沒有必然的聯系。我曾經也和大多數古典鋼琴家一樣不太接觸流行曲目,因為流行音樂不需要高難度的精准控制和深奧的音樂處理,從而難以証明自己的實力。時隔多年我開始問自己:“學琴最初的夢想是什麼?” 把好聽的音樂傳遞到世界毎個角落,這才是我童年的夢想。所以便不再糾結這個問題。音樂的意義在於帶來美好,不管是哪個流派的音樂,隻要能讓聽眾產生共鳴,那就是好的作品。

  Q: 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技巧處理有什麼不同呢?

  A: 最重要的核心是:用心去彈。無論是久石讓的作品還是舒伯特奏鳴曲,練琴的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我覺得大家需要明白的是,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所謂的“古典技法”或者是“流行技法”,不要因為曲子本身簡單就忽略細節,都要用心去對待每一個音符。

  Q: 作為出生於中國的鋼琴演奏家,定居歐洲多年,西方的文化氛圍有沒有對您對音樂的詮釋與理解帶來影響呢?

  A: 雖然東西方文化有差異,音樂本身是沒有國界。其實我一直堅持的就是在音樂裡做自己,在舞台上演奏作品時把所有的情緒融入進入,這種感覺是很美妙的。前不久在倫敦演奏了經典的中國鋼琴作品,音樂會散場后有一位年過八旬的英國老太太久久的握著我的手,激動的對我說她是如何如何喜歡中國音樂,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動。

  Q:回顧您的音樂生涯,哪一段經歷對您影響最大?

  A:童年到少年時期是基本功的扎實訓練。出國后更多的是跟隨古典音樂大師感受音樂的深層內涵和學會創造更優秀的音樂。我自身改變最大的一點就是對待作品變得更執著、更嚴謹。Murray Perahia曾經告訴我,他在錄制巴赫作品之前會花上很長一段時間從早到晚不間斷的在羽管鍵琴上練習,讓自己靜下心來找到巴洛克時期演奏的感覺。連大師都是這樣勤懇鑽研作品,我們還有什麼借口偷懶呢?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琴路漫漫,永遠都有學不完的新知識。如果想要往前走,就必須要一步一步的邁出自己的舒適區。

  Q: 您可以從專業角度給廣大琴童、藝考生、以及業余鋼琴愛好者們一些學琴的建議嗎?

  A: 泰戈爾的《吉檀迦利》中有這麼一段話: “離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遠。最簡單的音符需要最艱苦的練習。” 如果想要彈出娓娓動人的感覺,就要反復琢磨每一個音符下鍵的速度、深淺,一個音一個音的去揣摩,用耳朵去傾聽。就像做手工藝品一樣,細節做得越豐富,這件作品就越珍貴。如果只是彈出一個框架,敗絮其中,那就注定永遠無法成為經典。五線譜上每一個音符本身是沒有生命的,隻有彈曲子的人才可以賦予這個作品應該擁有的活力。彈琴的手指是被大腦控制的,而大腦裡的每一個想法又和你心底裡的感受緊密相連。所以當我們演奏作品的時候要讓情緒在黑白鍵之間自如游走,跟隨故事內容隨之跌宕起伏。隻有先感動自己,然后才能打動聽眾。

  採訪結束后記者聆聽了王絲路的新專輯,深深沉醉在美妙的音樂中,貌似簡單的音符卻可以如此深入人心。 王絲路作為華人音樂家取得的成就令人歡欣鼓舞。她表示將在未來繼續探索,為世界帶來更多美好的音樂,激勵更多懷有音樂夢想的人們一路前行。

(責編:王靜、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