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這場愛心接力,浙師大已做了20年

2019年09月11日10:2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10時58分,由南京南開往南寧東的G1503次高鐵緩緩駛入金華站,齊昕提著行李登上了列車,前往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龍州縣。齊昕是浙江師范大學第二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將到龍州縣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

  前幾天,浙師大第二十屆研究生支教團剛剛完成在龍州一年的支教回到金華。這場愛心接力,浙師大已經做了20年。20年來,奮戰在教學第一線的浙師大研支團,成為點燃龍州教育的火種。

  自1999年團中央、教育部發起組織優秀青年志願者到中西部地區開展為期一年的扶貧支教工作后,浙師大已有200余名志願者響應號召,奔赴廣西龍州縣參與扶貧支教。

  龍州縣高級中學(以下簡稱“龍高”)辦公室主任農漢興是這段時光的見証者。20年來的每一名支教隊員,他都印象深刻。

  在他的記憶裡,龍高在2000年年初才配備電腦,在那個狹小破舊的閱覽室裡,浙師大研支團成員手把手教當地教師使用電腦。“那是我們平生第一次接觸電腦。”農漢興說。

  在地處邊陲、教學設備落后的龍州縣,教師資源也十分匱乏,單龍高就有二三十個教師崗位空缺。支教團的到來為窘迫的龍州教育帶來了新的生機,年輕的師資力量、嶄新的教學理念推動了邊陲小鎮的教育發展。

  龍高學生盧雯雯去年如願考進了浙師大,她說:“支教教師和普通的教師不一樣,他們會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樣和我們聊天談心,是良師也是益友。”

  第十七屆研支團成員項雨崢正是這樣一位“兄弟般”的支教教師,和學生更是無話不談。但歡談間,也會有刺痛研支團成員的心和顛覆他們認知的時刻。

  “你們的願望是什麼,想上哪讀大學?”

  “老師,你想多啦,才不上大學呢,還不如早點去打工!”

  “是啊,老師,你還不知道吧,這兩年去廣東打工真的特別賺錢!”

  項雨崢沒有想到,“去廣東打工”會是班上多數學生的夢想,這與他心中設想的答案都背道而馳。“在他們眼中,打工是創造財富最簡單、直接的方式。”項雨崢說。

  項雨崢開始意識到,龍州真正的貧窮是知識的貧瘠、觀念的落后。此后,他總會在教室裡多坐一會兒,和班上的同學講述一些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故事。“久而久之,開始有學生來詢問大學的學習生活,也有學生加倍努力學習,去廣東打工的願望也慢慢變成了去大城市讀書。”

  事實上,這也是浙師大研支團每一名成員在做的。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綿薄之力拓寬學生的視野,讓他們的人生擁有更多的可能。

  第十九屆研支團成員雷佳凝來到龍高后,堅持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帶學生練聲、練形體,為參加藝考作准備。“很多學生資質很不錯,而藝考培訓費用實在太高,我們就為他們開設一些基礎培訓課程。”雷佳凝說。

  在龍高,對於一些文化課成績較差的學生,藝考是一條蹊徑。在研支團成員的努力下,龍高第一次建起了包括聲樂、表演、繪畫等藝考培訓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藝考訓練,不少學生找到了興趣所在,“一些學生不再自卑,當聚光燈打亮在他們身上時,這些孩子也能熠熠生輝。”雷佳凝說。

  研支團成員的周末,依舊充滿干勁與活力。早上天剛蒙蒙亮,幾名男生會轉幾趟公交車去邊境市場買水果,“價格低、質量好,易保存和運輸”是他們挑選水果的標准。選好后,他們聯系老板把水果送到學校。

  為了和當地貧困學生建立長期的結對模式,第十七屆研支團創辦了越南特產公益微店,售賣特色水果與零食。一年下來,營業額達3萬余元,研支團把60%的利潤捐助給了龍州縣貧困學生,40%用作下鄉經費,幫助鄉鎮家庭困難的學生。

  如今,微店已被第十九屆研支團經營得有聲有色,除了不斷開拓的業務,還有相應的研支團成員負責銷售運營、進貨以及快遞。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在短暫的一年時光裡發光發熱。”浙師大團委書記王淑聘對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說。

  2016年9月,在靠近中越邊境的雙棒希望小學,通過遠程教學系統,當地孩子上了人生的第一堂英語課。遠在金華的浙師大外教通過視頻與孩子們展開互動,讓同學們體驗到正宗的英語口語。孩子們看著視頻中的外教,個個興奮不已。

  在他們的努力下,廣西成功搭建了首個在線希望小學實踐基地。借助“互聯網+”遠程教學系統,讓遠在1200公裡外的浙師大教師給龍州的孩子們授課,將學習內容以圖文、視頻、音樂的形式呈現,與學生視頻交流,答疑解惑。

  “每次登上回來的大巴,都會有孩子跟著車子跑出好遠好遠。”大學期間,胡馨文有過3次短期的支教,但她內心依然充滿了愧疚,“短期支教隻有半個月,雖然開心,但並沒有給孩子帶來多大的改變。”

  在第二十屆研支團招募時,胡馨文又毅然交上了報名表。她說,盡管一年的時間依舊太短,一個人的力量依舊微薄,但一群人薪火相傳,將會產生巨大的能量。

  今年8月,第二十一屆研支團成員順利從第二十屆研支團手裡接過這場“支教馬拉鬆接力跑”的“接力棒”。今年,浙師大研支團將打造特色課堂,推進教學改革,以龍州一中試點教學班為培養對象,打造第一屆“浙師班”。

  “‘浙師班’主課教師全部由研支團成員擔任,並將示范型、特色型、創新型課堂帶入班級,為龍州的孩子開發更多的潛能。”第二十一屆研支團成員齊昕說,希望孩子們高中畢業后的一紙文憑不再意味著學業生涯的結束,而是走向高等教育的“入場券”。

  20年來,浙師大研支團成員的腳印遍及這座邊陲小城:在八角鄉中心小學建立邊境愛心圖書館﹔去熱作小學送學下鄉﹔為貧困學子捐贈學費……團隊中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學子,包括帶上媽媽去支教的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屠佳、團十五大代表張妮佳、“中國優秀青年志願者個人”姜哲挺等,一批又一批的志願者用行動踐行他們的誓言——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

  “不忘志願初心,胸懷鴻鵠之志,腳踏南疆熱土,站穩三尺講台。”這是浙師大校長鄭孟狀對研支團的寄語。在這份勉勵之下,一代又一代浙師大青年學子也在支教中貢獻青春,收獲成長。

  實習生 孔曉睿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董碧水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初梓瑞、杜燕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