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互聯網+”釋放慈善新活力

2020年11月04日10:16 | 來源:慈善公益報
小字號

  近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的高速普及與發展,眾多慈善公益組織也紛紛加入進來,以求突破,使互聯網與慈善公益行業的跨界融合更加廣泛深刻,不斷創造新的行業生態,持續釋放新的活力。

  深入探索“互聯網慈善”新技術跨界合作

  2020年已進入下半年,在疫情之后這個特殊的金秋時節,慈善行業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的“閃光時刻”。作為全國慈善行業的“排頭兵”,中華慈善總會積極探索傳統慈善模式與互聯網的新路徑,以及“互聯網+慈善”的模式的應用與擴展,緊鑼密鼓推進慈善跨界合作。

  9月3日,中華慈善總會與中國建設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多個領域開展合作,“互聯網+慈善”是其中重要的合作形式;9月4日,中華慈善總會聯合全國各省市慈善會啟動“幸福家園”村社互助項目。9月24日,“幸福家園”項目推介現場會在湖北省黃梅縣召開,首批17個省市慈善會與中華慈善總會簽訂協議,通過互聯網信息平台,聯合實施“幸福家園”項目,使更多的農村與農民受益;10月12日,中華慈善總會與首批13家慈善組織互聯網募捐信息平台之一的輕鬆籌(輕鬆集團)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同日,中華慈善總會與中國光大銀行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0月13日,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一行前往泰康保險集團,雙方就推動“互聯網+慈善”等領域深入合作達成共識……

  一連串果斷行動,一次次跨界合作,從傳統模式向現代模式的強勢轉變,愈加激活了慈善組織所蘊含的巨大能量。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革命的不斷深入,網絡讓人人慈善、隨手慈善成為現實,使得慈善行為更加透明高效,不僅給傳統慈善事業運作模式帶來了深刻的變革,為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構建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極大激發了慈善事業長遠發展的健康活力,凸顯了慈善事業在社會治理創新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說,互聯網慈善已經成為現代慈善事業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新時代慈善事業發展最顯著的特征。” 中華慈善總會會長宮蒲光這樣表示。

  突破傳統,實現“互聯網+慈善”可持續發展

  長期以來,公益事業常局限於“小眾慈善、大眾圍觀”的模式,而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打破了其中的界限。現在,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成為助力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強大的助推器。“互聯網+慈善”模式由此迅速形成並發展。

  歷史地看,“互聯網+慈善”的結合要早於它和現代制造業、物流業等產業的結合。從2007年開始,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網絡支付平台,已經開始進入公益慈善領域,改變了慈善機構隻能依賴銀行匯款和線下募捐的傳統模式,降低了籌款門檻,方便了民眾捐贈。2013年開始,憑借微信、微博等網絡社交平台,公益慈善傳播的速度得到極大提高,傳播成本極大降低,互聯網在善款支付、慈善理念傳播這兩方面助力,快速推動了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近三年來,我國通過互聯網募集的善款每年增長率都在20%以上。2019年,全國通過互聯網募集金額超過54億元,比上年增長了68%,是十年前的90倍。在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台上,全國共有108.76億人次點擊、關注和參與互聯網慈善,比2018年增長了28.6%。僅騰訊“99公益日”,2020年互動人次高達18.99億,募得善款30.44億元。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網絡慈善引領者。

  “后疫情”時代下的“互聯網+慈善”創新實踐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扶貧產品銷售和產業扶貧遭遇困難,基於網絡技術發展起來的電子商務就此成為產業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助推貧困地區農產品走出鄉村的重要渠道。疫情期間,我國總計近5000萬名網友通過互聯網公益平台捐款抗疫。同時,在農業、金融、科技、醫療等行業不斷涌現出多種多樣的“新慈善”業態。

  在廣西,“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由線下改為線上活動,通過互聯網直播平台,網絡銷售河池市鳳山縣貧困地區農產品。鳳山縣副縣長鐘建兵當起了網絡主播,攜手“淘寶直播”“京東直播”“抖音直播”等平台同步開展直播帶貨活動,帶動鳳山好貨行銷全國。據統計,當日參加直播帶貨活動的特色農產品品類有22種,單品60多樣。共銷售3824件,銷售額10.26萬元。

  在湖北,疫情期間為各地農產品打開銷路,湖北各地的市長縣長參與線上直播,拼多多平台“市長縣長直播間”累計吸引近1100萬消費者參與消費,全網累計觀看人次超過1.5億。除了政府負責人親力親為、眾多網絡平台也紛紛邀請知名人士加入公益直播活動,通過“流量”變“銷量”,拉近了網絡與田間地頭的距離,激活了網絡助農的強大能量。

  在廣東,江門市蓬江區慈善會通過結合公眾號、小程序增設游戲互動,帶動公眾通過捐步、知識問答、點亮“微心願”等多種線上方式,讓更多民眾參與到慈善中來。截至今年9月,蓬江區共有28家社會組織入駐慈善信息平台,創建公益項目達70個;冠名基金共291個,共募得善款598萬余元;組織線上線下慈善公益宣傳活動逾150場,參與者累計達28萬人次。

  在科技方面,互聯網公益正在更深入地嘗試結合新形勢、進行新探索。在今年“99公益日”募捐活動中,騰訊平台引入區塊鏈技術用以提高透明度。項目披露在加大透明模板力度的同時,還將可溯源、可回查、不可隨意更改,數據信息全程可追蹤技術加入進來。

  在醫療方面,隨著國家加大對基層衛生事業的投入和遠程醫療體系的拓展,“互聯網+醫療”惠及越來越多的群眾。由於經濟地理等原因,很多偏遠地區群眾存在“看病難、看病遠、看病貴”問題,雲南為此啟動了遠程醫療項目建設。據了解,遠程醫療“縣縣通”項目運行現已覆蓋全省16個州市、129個縣市區的204家醫療機構,部分縣區已實現“鄉鄉通”。全省已累計完成219萬例遠程醫療服務,共為患者節約醫療支出25.89億元。

  目前,互聯網應用與慈善的碰撞正在日益演變成一場“互聯網+慈善”的“彎道超車戰”。可以預見,未來的“互聯網+慈善”不僅會在金融、醫療、農業等方面繼續深耕,而且會在更多領域與維度上進行融合,慈善行業也將結合自身優勢打造出更多服務民眾、具有鮮明特性的平台鏈接、生態圈層以及更好的慈善項目。( 記者 李濟慈 見習記者 杜超)

(責編:初梓瑞、孫紅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