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
候選機構:中國扶貧基金會

機構名稱:
中國扶貧基金會
參評獎項:
年度扶貧獎
參評單位簡介:
中國扶貧基金會成立於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冊、由國務院扶貧辦主管的全國性扶貧公益組織。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截至2019年底,累計籌措扶貧資金和物資67.33億元,受益貧困人口和災區民眾4029.97萬人次。
31年來,中國扶貧基金會通過良好的內部治理、項目管理和社會績效得到了公眾的廣泛認同,社會影響力不斷提高。
中國扶貧基金會以播善減貧,成就他人,讓善更有力量為使命﹔以不斷發現並促進解決社會問題為己任,視捐贈人、志願者和一切愛心人士為解決社會問題的伙伴,不斷改革創新,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
參評理由:
為助力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在國務院扶貧辦的指導、支持下,2018年9月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螞蟻金服集團聚焦生態精准扶貧,創新生態扶貧機制,先后在甘肅、內蒙、山西等地貧困縣開展了生態扶貧項目。本項目在生態環保效益方面,進一步改善和優化項目地區生態環境條件,提升項目區農戶的生態環保意識﹔在扶貧效果方面,通過貧困戶用工,增加項目地區貧困人口的經濟收入來源,助力貧困戶脫貧。
生態扶貧項目於2019年第一季度正式啟動,已在內蒙古、甘肅、山西3省(自治區)11個國家級貧困縣落地,其中涵蓋4個深度貧困縣。目前項目合作造林總面積125991畝,項目涉及的總捐贈資金5422萬元。截止2020年10月,項目累計受益人數75815人,其中已統計的直接參與項目造林務工的受益人數為2994人,獲得的總勞務收入1283.65萬元,每個參與造林務工的受益人人均增收4287元﹔其中參與造林務工受益的建檔立卡戶2009人,獲得的總勞務收入883.45萬元,每個參與造林務工的建檔立卡戶人均增收4397元。
中國扶貧基金會生態扶貧項目在扶貧效果方面,增加了項目地區貧困人口的經濟收入來源,助力貧困戶脫貧。項目的實施,通過在項目縣的土地流轉和種植、撫育投勞投工,吸納了大量貧困人口參與造林,拓展了貧困人口尤其是勞動技能缺乏、市場競爭能力較弱、長期留守在家的人員的就業機會,使得貧困人口能夠在家門口就近、就地就業,獲得土地租金和勞務工資兩份收入。
中國扶貧基金會生態扶貧項目在生態環保效益方面,進一步改善和優化了項目地區生態環境條件,提升了項目區農戶的生態環保意識。項目區大多處於生態環境脆弱地區,自然條件相對惡劣,農戶收入水平較低,收入結構單一,大多以外出務工獲取收入。隨著該項目的實施,不但使荒地、沙化土地、殘次林地變廢為寶,提高了植被覆蓋率,對於風沙天氣改善、防止耕地沙化、改良土壤、涵養水源等起到了實實在在的作用,而且農戶也從該項目中獲得了經濟收入。
注:以上資料均由申報者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