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
候選案例:騰訊科技戰疫

案例名稱:
騰訊公司:騰訊科技戰疫
參評獎項:
年度案例獎
參評企業/案例簡介:
騰訊於1998年11月在深圳特區成立,2004年6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秉持著“用戶為本,科技向善”的使命願景,騰訊主張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將社會責任融入產品及服務之中,通過推動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助力各行各業升級,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十多年來,騰訊通過通信及社交平台微信和 QQ 促進用戶聯系,並助其連接數字內容和生活服務,盡在彈指間﹔通過高效廣告平台,協助品牌和市場營銷者觸達數以億計的中國消費者﹔通過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促進合作伙伴業務發展,助力實現數字化升級﹔同時,騰訊大力投資於人才隊伍和推動科技創新,積極參與互聯網行業協同發展。
參評理由:
今年年初,疫情突如其來,在極短的時間裡,騰訊以最快速度做出了全面助力戰“疫”的舉措。
擁有微信、QQ兩大社交應用平台以及多個新聞資訊平台的騰訊,僅在1月22日一天時間內,微信搜一搜就聯動騰訊新聞上線“肺炎動態”專區服務。當晚,微醫集團緊急成立微醫互聯網總醫院呼吸中心,為疫區和全國各地群眾提供遠程馳援。這也拉開了騰訊支援戰“疫”的大幕。
之后,騰訊健康、騰訊醫典、騰訊地圖、騰訊新聞等多個團隊聯合上線了來自各地衛健委的權威“發熱門診地圖”,僅在春節期間,騰訊同時在線協作的員工數就超過了3萬。
1月24日除夕,騰訊基金會設立了3億元戰“疫”基金,為武漢前線搶購並捐贈物資。兩周后,騰訊又將這筆基金升級為15億元,助力全國戰“疫”攻堅克難。1月26日,騰訊線上問診啟用。除夕當天,騰訊會議向全國用戶免費開放100人會議協同能力,幾天后又升級到300人,之后更日均擴容雲主機接近1.5萬台,計算資源投入涉及超百萬核。
除了15億元的直接捐助和公司產品的全線戰“疫”化,騰訊還充分發揮自身的連接作用,騰訊公益募捐平台在1月23日設立“馳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專題,動員全國超過1200萬人次愛心網友,為戰“疫”累計籌集善款超過6億元。以機制健全、可調配外部力量豐富的互聯網公益平台角色,調配資源向外“溢出”對社會資源進行再分配,凸顯了“科技+公益”的支撐力。
在國內疫情發生過后,恢復正常秩序、促進復工復產成為社會重要大事。騰訊再次投身其中,在全國范圍內上線“健康碼”方案,全國各地人民隻需要填報一次個人健康狀況即可獲得健康碼,憑借健康碼可以順利出入社區和辦公場所,這種形式很快推行至全國,讓人民群眾的出行更加安全、方便、順暢。
疫情過后,無論是餐飲、娛樂抑或是其它線下消費場所,需要令消費者重建消費信心。騰訊助力武漢發放了第二輪消費券,這些消費券甚至可以在一些武漢的小門店使用,為此騰訊微視還聯合騰訊支付發起了“武漢最暖逆行小店”活動,幫助疫情中受損傷最嚴重的中小企業。
在戰“疫”中,騰訊支援的空間不僅僅在國內,而且根據自身擁有的強大信息網以及技術能力,對全球受影響嚴重的地區予以前方、后方全線支持。
“騰訊全球戰疫基金”先后向冰島、葡萄牙、英國、德國、法國、馬來西亞、泰國等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捐贈戰“疫”物資,騰訊向海外捐贈的超2500萬件醫療戰“疫”物資,累計飛行裡程超過45萬公裡。
除了直接的捐款捐物,騰訊也把目光聚焦於擅長的技術領域,線上、線下、公益、研發多方發力。騰訊開發的“健康新冠疫情模塊國際版”,令世界各地的政府機構、醫療機構、媒體和疫情服務開發者都能利用它建立自己的疫情查詢服務。而“新冠肺炎AI自查助手”則可以方便全球民眾自查新冠肺炎感染風險,並給出防范指引的AI,把專業的醫學指南轉換成通俗易懂操作簡單的對話,幫助民眾更好地戰“疫”。
注:以上材料均由申報者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