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酒店遇襲 你遇到這種險情如何自救?

從前天晚上開始, 一段名為“北京望京798和頤酒店女生遇襲”的視頻在網上流傳開來。上傳網友“彎彎”稱,自己在望京798和頤酒店住店時,被一名陌生男子強行拖拽,差一點被帶走,整個過程持續近5分鐘時間。截至昨天下午,視頻已被轉發46萬次,播放更是超157萬次。
昨天,北京媒體從警方証實,視頻記錄的確實是當事人在和頤酒店的遭遇,目前警方正在進行調查。和頤酒店發布聲明稱,其所屬的如家酒店集團已關注此事,酒店在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進行調查。此外,彎彎訂酒店使用的攜程旅游網也發布消息稱,他們高度關注此事,並於第一時間成立處理小組協助用戶。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季宇軒 郭一鵬 於英杰 陳迪晨 通訊員 鼓公宣 綜合法制晚報、北京晚報、央視等
驚魂5分鐘
深夜電梯裡遭遇陌生男子
記者:你怎麼找到的這家酒店,哪天入住的?
彎彎:來北京前,我通過攜程找到這家望京798和頤酒店,網上看這家酒店評價不錯,是如家旗下的高端酒店。4月1日中午,我辦理的入住。
記者:什麼時候碰到在電梯口附近對你又拉又拽的男子?
彎彎:4月3日晚10點50分,我跟朋友吃過晚飯,自己打車回到酒店。我住在酒店4層,得刷房卡才能坐電梯上去,我一進電梯就發現房卡找不到了。當時電梯裡一共有4個人,特別巧,有人已經按了“4層”,我就跟著上來了,中間到了3層,先下去一個人,還剩下3個人。后來我知道,另外兩個人裡,就有后來欺負我的那個人,我完全不認識他。
下了電梯他突問:你住哪個房間?
記者:男子是什麼時候跟著你的,你有印象嗎?
彎彎:事后看監控的時候,這個男的在晚上10點47分已經走出酒店了,他在酒店門口看到我,又尾隨我進了酒店。
記者:從你上傳的視頻能看到,你在電梯旁翻東西,這位男子從電梯裡出來,與你曾有過短暫的交談,你們當時在說什麼?
彎彎:他突然過來問我住在哪個房間,我馬上警覺起來,說跟你有什麼關系,我不認識你,我干嗎告訴你。他回我說,讓我跟他走,然后強行把我拖走。看到他要拖走我,我說你再這樣我就要叫人了,我當時挺怕他身上帶刀或者什麼東西威脅我的。
“他把我往沒監控的樓梯間拉”
記者:這名男子一直在拉扯你,在那段時間發生了什麼?
彎彎:他為了不讓我叫,掐我的脖子和臉。我看他隻有掐這個行為,意識到他可能沒有刀。我掏出手機報警,他就搶我的手機,我報警的時候他也在打電話,好像是在聯系同伙。
記者:男子拉扯你的時候,一個穿著制服的酒店工作人員過去了,他制止這名男子了嗎?
彎彎:我的喊叫聲把酒店的保潔人員叫過來了,他一開始以為我們是小兩口在吵架。
記者:在視頻裡,你在該名男子打電話的時候,試圖逃脫過一次,后來又被他拽走,他想把你拉到哪去?
彎彎:他想把我往樓梯間拉,那裡沒有監控。
女住客拉了一把,她終於脫險
記者:后來怎麼得救的?
彎彎:一個路過的女住客,應該是感覺不對勁,一直站在邊上,直到我被往樓梯間裡拉,她出手了。那個男的看人越來越多,就逃走了。
記者:男子走后你做了什麼?
彎彎:報警的時候說了自己的房間號,那個男的聽到了,我就不敢再回房間,我求幫助我的女住客能不能去她的房間避一避,女住客可能也是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沒敢答應。
記者:酒店經理什麼時候來的?
彎彎:大概在男子走后的一兩分鐘才趕到,同時派出所的民警也來了。
記者:你后來住在哪?
彎彎:朋友家裡,到現在酒店經理也沒有給我道歉。
3大疑點
一個需要刷卡才能進出的酒店,為何疑犯可以多次自由出入酒店?
房間門縫裡有各種黃色小卡片,酒店是否對進出的客人進行登記檢查?是有房卡窩點?還是因為什麼原因可以不被察覺?
事發后,有自稱和頤酒店的人要求給錢刪微博。
——摘自當事人彎彎的微博
坐電梯要刷卡,走樓梯卻很暢通
拉拽彎彎的男子到底什麼身份,目前還待調查。如果不是酒店房客,有可能直接上樓嗎?
4月6日凌晨1時,北京媒體的記者到達和頤酒店,記者沿大樓一側的金屬樓梯爬上了二樓,發現通往三層的樓梯橫亙著一道鐵門,並已上了鎖。通過二層一側的應急通道,記者進入了酒店,並進入二層電梯間一側的應急樓梯,爬上了四層。
酒店電梯內同樣裝有監控探頭,除了酒店一層和二層外,在未刷房卡的情況下,確實無法正常點擊其他樓層。通過電梯對面的安全通道,卻能到達樓內多個樓層。
昨天上午,又有記者以賓客身份來到如家和頤酒店辦理入住,在酒店樓道內,記者看到分布著多個攝像頭,監控范圍相對較廣。但在事件發生后,除了正常的保潔人員外,目前還沒有安保人員值守。樓梯間方面,目前酒店3到5層的樓道門已經被上鎖,無法進出。
招嫖卡片還在塞,“警察都走了”
昨天,北京媒體的記者發現,在和頤酒店多個樓層的垃圾桶內,都能翻出彎彎口中的黃色小卡片。卡片上印有“夜色美休閑會所”字樣,稱“驚喜優惠200元提供正規發票”。
一位房客告訴記者,自己剛入住這家酒店,“晚上6點出去時候還沒有,11點多回來就在地下了,應該是門縫塞進來的。”
隨后,記者撥通了“小卡片”上的電話號碼,一男子接電話稱,自己距離酒店就十分鐘,有白領、學生、空姐等不同價位多種服務。前晚事發后,曾有民警來到酒店。當記者詢問“有警方查房”時,男子在電話中稱,“他們已經走了,沒事了都。”
自導自演炒作?她拒絕回應
對於彎彎在微博上說的“有自稱和頤酒店的人要求給錢刪微博”,酒店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確實有酒店同事跟她通過電話,但是確實沒有提到出錢刪帖的事情。”
此外,有網友指出,當事人彎彎的微博是數天前的新注冊用戶,且她發布的長微博自帶話題“賣淫窩點案底酒店”。還有說法聲稱,彎彎和涉事男子是自導自演,而目前她和酒店方面已經達成一致。對於這些說法,當事人彎彎拒絕回應。
最新進展
如家酒店集團道歉 稱員工曾勸阻過
女子遇襲事件,把涉事的和頤酒店推上了風口浪尖。很快,如家酒店集團通過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事發當時,男子正准備離開酒店,當事人此時進入酒店大堂,相隔數秒男子再次返回大堂向電梯方向走去。當事人彎彎抵達4層,隨一名男子出電梯后,在電梯廳翻包,男子尾隨向女子走去,雙方發生拉扯。
聽聞吵鬧后,員工立刻到達現場進行言語勸阻。男子強行將女子拉向應急通道,被一名女住客和保安阻攔,男子從通道逃跑。前廳部經理與副理隨后到達該樓層安撫與處理,隨后民警接警到達酒店。
昨天下午,如家酒店集團再發聲明,稱北京望京798和頤酒店的確存在安保管理、顧客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向當事者及社會公眾再次道歉。
攜程網稱高度關注
已成立處理小組
由於彎彎是通過攜程旅游網定的酒店,昨天攜程旅游網官微上也發布消息稱,對於當事人彎彎的遭遇,攜程高度關注,並於第一時間成立處理小組協助用戶,建議客人及時報警,如有需要,攜程會配合警方調查。
北京警方表態:
我們正在徹查
為了解事件的最新進展,揚子晚報記者昨天私信發帖人“彎彎”,可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與此同時,彎彎還在通過微博表達自己的觀點,並稱有答復會隨時告訴大家,感謝真心幫助她的朋友們和媒體。昨天中午,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的表態隻有12個字:警方正在徹查,請您繼續關注。
單身女子遇險
脫身攻略
“和頤酒店女生遇襲”一事再次引起公眾對女子獨自外出安全的擔憂。那麼,女子單獨外出時遇到危險,該如何脫身呢?昨天,揚子晚報記者請教了警方人士,請他們結合不同案件,針對不同的環境提供有針對性的脫身攻略。
住酒店時遇襲 壞人冒充情侶
案例:今年1月,安徽女子劉某在賓館住宿時,半夜被一名陌生男子誆騙開門,接著被該男子控制住,為了保命,劉某隨身攜帶的現金1000余元和一部手機被搶走。
支招:北京和頤酒店女生遇襲案中,受害人彎彎的做法是值得借鑒的。首先,在面對陌生男子挑舋和騷擾時,她毫不猶豫地反抗並大聲呼救。其次,在服務員上前干涉之后,彎彎立刻拿出了手機要報警。
此外,還有人支招,如果單身女子在酒店遇到類似情形,被逼無奈時可以破壞酒店財物引起注意。此外,如果遇到有人冒充老公、情侶下手,女子應該大喊:“我的名字叫什麼?!”“他連我名字都不知道!”
獨自待在家裡 被人騙開房門
案例:鎮江揚中的兩名男子王某與李某發現某小區女子張某單獨居住,王某以推銷廣告為由進入張某住所,立即發短信給李某,李華收到信息后當場帶著玩具槍和水果刀趕來。李華進屋后恐嚇張某要錢,遭到張某拒絕,李某持刀抵住張某喉嚨,張某拼命掙扎被劃傷。
支招:通常情況下,不法分子進門搶劫往往帶著凶器,一般不會傷人性命。在沒有把握的前提下不要激怒對方。
同時,注意觀察不法分子的體貌特征,比如身高、體重、年齡、口音等,以便於將來警方破案。此外,也可以與對方周旋,找機會逃跑。
夜間外出被盯上 遭到突然襲擊
案例:2015年9月4日凌晨,南京女子陳某下班獨自回家,身后有兩名男子尾隨。走到鼓樓區東寶路時,兩名男子突然發動襲擊,一男子從身后將她扣住,按倒在地,另一男子先對她拳打腳踢,隨后搶走包和手機。
支招:夜晚獨自在外,發現有人尾隨時,盡量往光線明亮、人群聚集或者有監控的地方走。如果沒有條件,保持在稍大空間內,切記不要走樓內消防通道。萬一被不法分子攔住了,記住他們要的是錢,不是你的命,可以把錢包扔到一邊,然后往相反的方向逃跑。此外,如有可能,不妨攜帶噴霧劑、辣椒水等物品,以備不時之需。
去停車場取車 被歹徒用刀頂住
案例:去年11月2日晚,南京市區一家商場地下停車場,黑龍江男子周某盯上了開寶馬車的年輕女子王小姐,用刀抵住她的腰部實施搶劫。在發現王小姐僅攜帶180元現金后,竟挾持王小姐一路穿過南京市區來到浦口一銀行取款。王小姐假裝順從,將錢包給對方,瞅准機會逃跑報警。
支招:停車場是單身女性容易受到襲擊的場所之一。獨自駕車或走入停車場時,要觀察周圍是否有人尾隨,上車后立即落鎖,貴重物品放在副駕駛座位下﹔陌生人敲窗,隻要把車窗開一道縫隙即可,不明情況堅決不下車。萬一遇到劫持,應保持冷靜,避免激怒歹徒,盡量滿足歹徒要求。
終極提醒
旁觀者 該相問時就相問
民警特別指出,心理學上有一種“多元無知效應”,對一個緊急事件的受害者來說,在場的人越多越好的想法通常是大錯特錯,這是因為每個人都在看著別人怎麼辦,沒有人真正意識到了事情的緊急性。因此遇到危險,要尋找到看上去靠譜的人求救。
自救很重要,但是自救更需要得到他人的幫助,任何防身武器和自救方法,都不如周圍人群的出手相救有效。我們作為圍觀者,遇到單身女子被搶劫或者拖拽時,哪怕上前問一句,都可能幫她脫險。有的時候被害者得不到別人的幫助,往往不僅僅是眾人的冷漠,冷漠的人是有的,但是我們應該相信,我們這個社會大多數人不是冷漠冷血的旁觀者,沒有及時相幫往往是因為多元無知效應情況下的搞不清楚狀況。遇到這些情況,我們不妨將自己當作唯一在場的旁觀者,不要將救人的責任分散到其他人身上,上前問一問怎麼回事,就算真是情侶、家人吵架,問一問也無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