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守望丈夫“梁三喜”36年》大結局:最美軍嫂李金花要進新房

張國防
2016年07月22日10:26 | 來源:人民網-公益頻道
小字號

  李金花大嫂一家在剛剛封頂的新房前合影

  寶安區社會擁軍聯誼會執行會長王劍將12.5萬元捐款交給李金花大嫂

  臨別時分,李金花大嫂拉著晶報記者的手久久不肯鬆開

  《她守望丈夫“梁三喜 ”36年》大結局

  貴州“最美軍嫂”李金花的今日歡喜

  遠方的“最美軍嫂”李金花過得怎樣?距去年10月31日晶報記者苦尋26年終於找到她,並以《梨花樹下,她守望丈夫“梁三喜”36年》一文讓英雄的家人廣為人知,大半年過去了。雖然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源源不斷涌向那個彝族寨子,但晶報對李金花大嫂的牽挂一刻也沒有放下。7月9-10日,晶報記者終於和深圳寶安區社會擁軍聯誼會一行前往探訪“最美軍嫂”一家。彼時,在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海拉鄉新村村大坪子組戰斗英雄王發坤的家中,他的家人正圍坐在電腦前觀看電影《高山下的花環》。電影中的主人公、連長梁三喜的原型正是王發坤烈士,其遺孀李金花被稱為“最美軍嫂”,在當地家喻戶曉。

  再見晶報記者,大嫂激動不已。她說,直到今天才知道,原來丈夫的英雄事跡早被拍成了電影,教育和影響了一代人。這是丈夫王發坤犧牲37年后,她第一次看這部電影。

  而也就是這一年,她家快搬新房了,是政府幫蓋的。

  晶報記者 張國防 通訊員 張力銚/文、圖

  愛心如潮:

  社會各界關愛英雄一家

  上世紀80年代,軍事題材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主人公、連長梁三喜在中越自衛反擊戰中為救戰友光榮犧牲。

  臨參戰前,梁三喜寫信給妻子,叮囑說如果他犧牲了,一定要想辦法還清欠部隊的錢,並照顧好家裡的老人和孩子。這部電影感動過一代人,電影中“梁三喜”的原型為13軍39師115團二炮連副連長王發坤,其遺孀就是住在大山深處的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海拉鄉新村村大坪子組的李金花。

  2015年10月31日,晶報記者經過26年的艱苦尋找,終於找到了英雄的家人,並以《梨花樹下,她守望丈夫“梁三喜”36年》為題,獨家報道了英雄王發坤一家人的感人事跡。

  英雄王發坤犧牲時33歲,李金花才26歲,正值青春年華。烈士犧牲后,李金花謝絕了人們勸其再嫁的好意,以羸弱之軀撐起這個家。李金花含辛茹苦,為年邁的婆婆養老送終,將兩個兒子撫養成人,把烈士生前欠下的債務用11年才逐一還清,踐行了丈夫的囑托,體現了中華民族“孝老愛親,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在清苦的歲月裡,他們一家本分守法,自強自立,低調處事,從不以烈士的光環給政府添麻煩,靠自己的雙手勤勞持家,為國人樹立了一座道德豐碑!

  英雄家人的事跡見報后,立即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大家都稱贊李金花大嫂是“最美軍嫂”。同時,社會各界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對英雄家人進行關愛。深圳市寶安區委常委、武裝部長李金宇上校更是關懷備至,在他的協調下,寶安區社會擁軍聯誼會會長李新華、執行會長王劍立即聯系英雄家人進行幫扶。與此同時,龍崗區布吉街道南嶺村老書記張偉基,從社區基金中拿出5萬元資助英雄家人搞養殖業,希望英雄家人早日脫貧。

  除此之外,社會愛心人士也通過不同方式對英雄一家進行幫助,不少人通過晶報記者聯系上英雄家人捐款捐物。晶報福田與光明部的記者也把2000元獎金捐給了英雄家人,王發坤在深圳的戰友張三光、溫天慶、張輝華也都以不同方式為戰友家人捐款。一時間,愛心如潮,愛的暖流不斷涌向英雄家人。

  今年清明節,北京一家公司還通過晶報記者聯系上了李金花大嫂,並帶著她和孩子來雲南屏邊烈士陵園祭奠丈夫,圓了她多年的夢。

  一則報道:

  讓失散多年的戰友“團聚”

  《梨花樹下,她守望丈夫“梁三喜”36年》這篇報道發表后,意想不到的是,竟讓當年參戰的13軍39師115團二炮連重新聯系上,失散多年的戰友們“團聚”了。

  據了解,該連當年參戰戰友共百余人,除王發坤烈士犧牲外,目前健在的戰友已經聯系上了80多位,其中就有羅順良。1979年2月17日,王發坤和戰友們在攻打周登251高地時,為掩護四班新兵羅順良不幸壯烈犧牲。

  當年參戰的老兵姚剛告訴記者,現在戰友們每天都可以在微信群“見面”,大家暢所欲言,互致問候。有的回憶當年作戰的情景,有的則講述現在退休后的幸福生活,80多人的微信群很熱鬧。這些老兵們說,沒想到《晶報》一篇報道讓他們失散多年的戰友們“團圓”了。

  時任二炮連指導員的吳向東回憶說,王發坤副連長平時對戰士十分關心,他不但軍事技能過硬,在戰場上作戰勇敢,他犧牲前還打死了六名越軍,極大地鼓舞了全連官兵英勇殺敵的斗志。

  羅順良回憶起當年的戰斗情景稱,1979年2月17日下午5點左右,在攻打周登251高地時,部隊剛好行進到一塊稻田,這時越軍一顆炮彈打來把副連長王發坤左腿炸傷,副連長倒在了田埂上。見此,羅順良急忙跑過來為副連長包扎。此時,越軍又一顆炮彈打來,經驗豐富的王發坤聽到炮彈即將落下,用盡力氣把羅順良推倒在田埂下,並叮囑他不要掉隊,要跟上大部隊,多殺敵人。

  等羅順良再次爬到副連長身邊時,王發坤已壯烈犧牲。羅順良強忍著悲痛,架起82迫擊炮猛烈地向越軍還擊,戰友們齊聲高喊:“為副連長報仇!”

  羅順良告訴記者:“是副連長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才有了我現在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副連長是我們家的恩人,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當地政府:

  為英雄家修建二層樓房

  王發坤的兒子王遠蒼告訴記者,晶報《梨花樹下,她守望丈夫‘梁三喜’36年》這篇報道發表后,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今年元月,鄉民政部門的領導來到他們家說,上級政府要給他們家蓋一棟兩層樓12間的新房,希望他們提前做好准備。

  3月初,新房地基開挖,目前新房已經封頂,進入粉刷階段,預計8月可搬到新房居住。

  採訪中,金花大嫂高興地帶記者參觀新房,望著鋼筋水泥的新房金花大嫂笑了。她說,要專門騰出一個房間來擺放丈夫的遺物、軍功章以及報道他們的《晶報》等物品,建立一個小“博物館”,教育子孫后代要像丈夫那樣,舍身為國。此外,也對外開放,讓更多的人接受國防教育。

  王遠蒼表示,媽媽今年的精神狀態尤其好,滄桑的臉龐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家裡開始建房后,媽媽每天都是樂呵呵的,平時不愛說話的她開始給我們講些她和爸爸以前的往事,塵封幾十年的家事我們也逐漸了解了。今年是爸爸離開我們37年后,媽媽最開心的一年,看到老人高興,我們一家人也很開心。”

  記者了解到,當地政府在給英雄家建房的同時,還在英雄家門前修了一條寬敞的水泥馬路,這不但解決英雄家人出門難的交通問題,還惠及到當地更多的老百姓。李金花大嫂告訴記者,每次走在這寬敞的路上心情特別舒暢,高興之余還哼幾句家鄉戲。

  7月9日和10日,受寶安區人武部部長李金宇和寶安區社會擁軍聯誼會會長李新華委托,寶安區社會擁軍聯誼會執行會長王劍、辦公室主任陳小清和晶報記者一行,經過兩天的長途跋涉,再次來英雄家裡,並將12.5萬元愛心善款交到李金花大嫂手中。接過愛心捐款,金花大嫂感動得熱淚盈眶,久久說不出話來。

  記者在金花大嫂門口看到,王發坤烈士臨參戰前和金花大嫂一起栽的梨花樹有牛腰粗了,結滿了果實。金花大嫂說,每次站在梨樹下就能回憶起和丈夫一起植樹的情景,丈夫說等梨花開的時候他就回來了,可如今37年了,丈夫再也沒有回來。“每年果子成熟的時候,我都會擺幾個在丈夫遺像前,讓他‘看看’我們愛情的果實,這一習慣我已經堅持30多年了。”

  為感謝遠道而來的深圳客人,李金花大嫂把平時舍不得吃的十幾個雞蛋煮給我們,我們三人誰都不舍得吃,含著眼淚又悄悄地放了回去。

  私營老板:

  願義務宣傳英雄事跡

  凌佳成是海拉鄉的一名私營老板。他在鄉裡開了一家酒店和賓館,在當地小有名氣。 7月9日晚,當他得知記者前來採訪英雄王發坤家人時,表示也要一起去看看金花大嫂。

  凌佳成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崇拜英雄,《高山下的花環》這部電影他看過多遍,沒想到“梁三喜”這個英雄近在咫尺。

  在英雄王發坤家,凌佳成瞻仰了烈士遺物后也給英雄家人捐款,還當場表示願意作為一名義務宣傳員,把英雄的事跡和照片挂在酒店客房和餐廳,讓更多人知道英雄,同時也會組織志願者到英雄家裡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王發坤的戰友張三光告訴記者,英雄的精神是一個時代最耀眼暖人的火焰,傳播英雄們卓越事跡,就是為后人點亮回家的路。每一個英雄都會老去,而英雄的精神會被我們銘記,它會如春風化雨般浸潤每一個的內心,綿延不絕。作為英雄的戰友,我們有責任把英雄事跡廣泛宣傳,讓更多人崇尚英雄。“對烈士最好的紀念就是傳承。烈士的精神是‘忠愛國家、追求和平、無私無畏、舍身為民’,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直至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精神。烈士精神是偉大的,傳承烈士精神是時代的需要。”

  深圳市羅湖區原政協秘書長、王發坤的戰友溫天慶稱,一個國家要強國強兵,首先要擁軍、愛軍,對軍烈屬家庭要關心、愛護和幫助。真心希望晶報能多報道一些宣傳革命英雄事跡這類正能量的文章,同時也希望各級政府繼續關心軍隊建設,關愛軍人家庭,特別是革命烈士軍人家庭。

  採訪結束正要離開時,烈士的大孫子王明紹拉著記者的手說:“叔叔,我今年想去當兵,我要接過爺爺的鋼槍報效國家!”

  看著懂事的孫子,金花大嫂臉上再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責編:史雅喬、蔣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