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河北將繪本閱讀引入特殊教育課堂

2016年12月13日08:30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肖斌)“漢堡包裡有牛肉的味道、黃瓜的味道、西紅柿的味道,還有……”主持人小雨姐姐正在教室裡給孩子們講故事。“愛的味道!”坐在第一排的一個小男孩大聲喊了出來。

  這是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區特殊教育學校,這名小男孩是一個“特殊兒童”。患有視力障礙、聽力障礙、智力障礙等的殘疾兒童,被稱為“特殊兒童”,為這些孩子專門設立的學校,稱為“特殊教育學校”。

  據河北省教育廳統計,截至2010年,河北已經實現每個30萬以上人口縣(市)建有一所特殊教育學校的目標。河北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副處長劉殿波介紹,目前河北省有159所特殊教育學校,縣級主要完成義務教育﹔每個設區市有一所綜合性特教學校,發展高中教育。“河北省義務教育階段的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一年不少於6000元,為普通學校學生的10倍以上。”劉殿波說。

  在教學實踐中,繪本閱讀越來越受到孩子們的歡迎和老師們的肯定。劉殿波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一個繪本閱讀愛好者小組,自發在業余研究兒童閱讀,為學校提供關於閱讀的想法和建議。

  “我們發現,聾啞孩子因為聽力損失而有視覺補償,更關注繪本﹔智障孩子智力水平比較低,更容易理解圖畫。可以為不同智力的孩子選擇不同的繪本,類似普通學校的分級閱讀。”劉殿波說。

  石家庄市教育局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處處長劉宇嵐介紹,目前石家庄從學前到高中,特殊教育的學段銜接比較完善。“我們嘗試在日常課程中滲透各種教學載體,比如把繪本引入課堂。特教兒童和低幼兒童比較相似,讓孩子們聽故事、講故事、畫故事,通過這樣的互動,孩子更容易理解。”

  2014年,石家庄市專門為特殊學校配備了繪本,生均5本以上﹔2014年后,各個特殊學校自己拿出經費專門配備,比如,石家庄市鹿泉區特殊教育學校有2500冊繪本,並配備了專門的繪本教室。

  劉宇嵐說:“我們現在探索把繪本課程分為幾個環節,循序漸進。此外,特殊孩子接受的教育也是特殊的,最特殊的情況,就是老師根據每個孩子的情況選擇繪本,一人一案。”

(責編:史雅喬、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