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川流不息》:六個汶川孤兒的震后青春

2018年05月15日08:52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小字號

▲焦波和六徒弟在2017年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最終,導演焦波決定給自己聚焦汶川孤兒、拍攝長達10年的紀錄片定名為《川流不息》。

《川流不息》的主人公,是6個四川孩子。10年前,他們與其他600多個孩子一同,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

“川”,是指四川、汶川、北川,也是指波濤奔涌、生生不息的生命長河。

5月12日,該片在騰訊、優酷、愛奇藝同步上線,並將於央視播出剪輯版。

2008年到2009年,焦波數次赴災區拍攝期間,逐漸產生了收幾個地震孤兒為徒、教他們攝影的念頭。他發現:“當我拍這些孩子時,他們總躲著我,充滿戒備,但當我把相機給他們,讓他們自己拍,那一刻他們是快樂的。”

就這樣,2009年夏,焦波收了劉明富、廖岑,以及王晰、王海奕兄妹,何文東、何美君兄妹為徒,送給每個孩子一台小相機,教他們基礎攝影知識,讓他們拍下身邊認為值得記錄的畫面。這一年,孩子中最大的13歲,最小的7歲。

此后,在焦波與6個孩子的近10年往來中,一部記錄他們成長歷程的紀錄片逐漸成形。

“我希望別人接近我是因我本身”

影片對災難與痛楚的表達是節制的,電影首映式上,觀眾們甚至不時發出笑聲,但笑過后,又有許多五味雜陳的思考。

例如,當看到地震過去8年后,已是大學生的廖岑在接受採訪時被問“成長是什麼”,他回答:“成長就是越大越不怎麼開心,以前遇到問題都是逃避它,現在越堆越多。”

6個主角中,廖岑小時候最活潑乖巧、討人喜愛,因而也成了10年來接受報道、參加活動最多的人。

他坦言早厭倦這類事情,最煩記者跑去學校採訪。從小學到大學,他在每所學校都被採訪過。有時,他會敷衍地回答問題,例如,在戴著牙套的時候,跟記者說自己的願望是做牙醫,目標是沒蛀牙。

他知道什麼樣的回答會被傳遞出去,什麼樣的不能。“他們都覺得我說得很好、很開心,但我現在不想再敷衍了,他們就覺得你變得什麼也不會說。”

事實上,在價值觀逐漸成形的10年間,6個普通的少年都受過“不普通”的關注和對待。

焦波曾比喻,地震過去后,這些突遭巨大災難的孩子又突然得到大量關愛,“像冰冷的雪山上澆了一盆熱水”。有時,人們急切的關愛也會用錯方式﹔有時,人們又太急於看到孩子們表現出陽光、積極的一面。

何文東記得,初中時,“有時和人吵架,明明是你的錯,對方反而向你道歉,好像覺得你家這樣了,跟你吵架對不起你。”他說自己那時很難交到真正的朋友,“我希望別人接近我是因為我本身,而不是那些遭遇。”

劉明富會在接受採訪時,尖銳地表達情緒。例如,影片中,有人問他焦波是什麼樣的人,他反問:“怎麼能輕易給別人評價呢?”而當被問有什麼願望,他說我沒願望,又在被一再追問時,憤怒地質問:“必須有願望嗎?”

學習最好、被其他人稱作“學霸”的王晰,隻要出現在報道裡,就是最正能量的角色。但這麼多年,他幾乎不看關於自己的文章和節目。“人們常是把想象中我們的形象直接寫出來,他們通過一點對話對我們的理解是不完全的。”

他納悶10年過去,真的還有人想知道他們的事嗎?“其實大部分人都不會把時間花在陌生人和遙遠的事物上吧。”

(責編:余璐、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