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為什麼要敲開全球公益的大門

距離馬雲上一次如此廣撒英雄帖已經過去16年了。
這周末,馬雲就像2000年邀請金庸和各路互聯網大佬齊聚西湖論道一般,在杭州黃龍、在XIN(“親”下面加“心”)公益大會上,給世界講一講——公益。
“無論我們做不做公益,世界都會發生變化。但你做了,改變的是你自己。”馬雲曾經如是說。
這些年,馬雲以及他身后數以萬計的阿裡人,一邊“攻城略地”,一邊俠義天下——肯定有人更津津樂道於阿裡巴巴這個商業平台,感慨其的產業矩陣和傳奇經歷,但是當你了解到馬雲和阿裡巴巴背后的善良點滴,了解到阿裡巴巴體系中那些或波瀾壯闊或“小而美”的公益言行,你或許會對這個“中國第一互聯網公司”產生一種新的認識。
2012年1月,“阿裡巴巴公益基金會”成立,在這次會議上,馬雲成為基金會第一號志願者。(資料圖)
馬雲的公益——從那塊窨井蓋說起
眾所周知,早在湖畔花園創業的艱難歲月裡,馬雲便和太太定下規劃:50歲之前賺錢,50歲之后做公益。
那在2104年,在自己知天命的年紀,馬雲又做了什麼?
這一年的春天,馬雲先向自己的母校,“全世界最好的大學——杭州師范大學”(馬雲語)捐了一個億。
過了23天,他和老搭檔蔡崇信對外宣布,捐出他們在阿裡巴巴集團擁有的期權,總體規模為阿裡巴巴總股本的2%。這筆捐贈按現在在阿裡的股價,價值260億人民幣。
這筆巨額捐贈令中國公益界又驚又喜。“這是劃時代的,”有評論稱,“十年前,中國每年的慈善捐款不足百億,而在馬雲一人的捐助額就達到了百億級別。”
其實,無論此前還是此后,馬雲和他的公益的故事一直都在行進中。
2016年6月,馬雲宣布拿出2億,成立鄉村校長獎,以此表彰那些躬耕於鄉野的教育者……
2015年9月,馬雲鄉村教師獎成立,馬雲個人每年拿出1000萬元,獎給100個鄉村教師。而馬雲在新浪微博的名字不知何時也已經改成“鄉村教師代言人馬雲”,此前的則是“TNC(大自然保護協會)董事會董事馬雲”。
同年年底,馬雲決定在三亞舉行了一次鄉村教師頒獎晚會,原因就是他想讓大山裡的老師們看看海。那一晚,趙薇、李連杰、高曉鬆、那英、汪涵……馬雲的一干明星朋友到場助陣,結果一台晚會下來,各個都哭得稀裡嘩啦。
2015年9月16日,“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正式啟動,馬雲公益基金會宣布,每年將向100名鄉村教師提供總額1000萬元的獎金資助和持續三年的專業發展支持。(資料圖)
2013年,馬雲夫婦加入“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捐贈300萬美金,此獎被稱為“超豪華版諾貝爾獎”﹔同年他又捐給中國全球保護基金500萬美金﹔
1999年,蔡崇信為馬雲搭建阿裡巴巴的公司結構,他驚訝地發現,馬雲幾乎把所有創業伙伴都列為股東,把公司大部分股權都分給了大家……
我們甚至可以把目光投在更早一些的時候——那個杭州城至今還流傳的馬雲呵斥偷窨井蓋小偷的故事。
1995年,杭州電視台做測試,找五六個大漢在馬路上撬窨井蓋,看看是否有人出來制止。結果當晚隻有一個瘦小的、頂著一頭亂發的青年騎著自行車來回繞圈,最后鼓足勇氣指著幾個大漢:“給我抬回去!”
事后,記者採訪了這個小年輕——剛過而立之年的馬雲,結果他笨拙又機智地回答:“我剛才在找警察,如果他們真要動粗,我就騎自行車去找人。”
2014年,這個視頻在阿裡巴巴上市前被重新找出來,引發無數歡樂和感慨,最經典的回復當是“成功早並非偶然”。
憑借阿裡巴巴集團上市,馬雲成功登頂中國首富和亞洲首富,當被記者問及成為首富的感覺時,馬雲表示:“我一點感覺也沒有,我最快樂是一個月90元的時候,1000萬時開始頭痛,超過1億是別人對你的尊重。我連小區首富都不想做,沒有意義,錢是用來做事業的。”
現在想想,這個事業或許正是他最為看重的公益事業。
阿裡人的公益——那些被馬雲點贊的人和事
在馬雲的影響下,“公益”已成為阿裡巴巴公司的企業注腳——其實這樣不難理解,自阿裡巴巴創建以來,武俠文化便是其被外界夸贊的一大特色,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對社會有強烈的責任感,能夠機智勇敢地懲惡揚善、扶貧濟困的人才能稱之為“俠義”。
馬雲的生日是9月10日,處女座,注重細節。自卸任阿裡巴巴CEO后,生性洒脫的他愈發神龍見尾不見首。2015年,阿裡巴巴一路“攻城略地”:283億入股投資蘇寧、912億的“雙十一”交易額……但赫赫戰功均不見他有一言半語的內部夸贊。
2016年1月,阿裡巴巴集團一位姓宋的女員工驚奇地發現,她突然成名人了。原來她和同事周末去植物園做義務講解員的故事被人發在網上,然后被細心的馬雲看到並點贊——“被馬老板點贊的人”,目前已經成為小宋最新昵稱。
在阿裡巴巴乃至其生態系統中,諸如小宋這樣的公益員工和團隊很多,比如那位放棄音樂教授崗位,蹲守青川數年做電商,支持災后重建的四川女孩子王淑娟——馬雲特意邀請她去了紐約,為阿裡巴巴上市敲鐘。
2015年,阿裡巴巴3萬多名員工通過民主選舉(阿裡巴巴將會為每張選票捐出510元),選出10位普通員工擔任“公益合伙人”一職。這10個人擔任的並不是象征意義的公益職位,在3年任期裡,他們有權決定和支配阿裡巴巴每年數億的公益基金。
2014年4月25日,馬雲和蔡崇信對外宣布,將成立個人公益基金。該基金來源於他們在阿裡巴巴集團擁有的期權,總體規模為阿裡集團總股本的2%。(資料圖)
此外,阿裡巴巴員工自己申報的公益項目更是層出不窮,這些項目通過審核后,都可以獲得集團5萬元的資金支持和專業技術指導。諸如“幸福順風車”(幫助十萬異鄉人回家吃年夜飯)、欣然讀書吧(捐建流動書屋)、“愛的留聲機”(為盲童制作有聲雜志)、“愛之家”(關注流浪小動物)、“綠野仙蹤”(測量森林負離子含量)……
在阿裡巴巴,有一項著名大獎,無關業務、無關KPI,隻關良心——“感動阿裡獎”。此獎頗有點古代丹書鐵券的味道,11年來隻頒發了6次,得主都是舍己為人的愛心員工,其中第二屆得主最為著名,她就是用雙手托起從10樓墜下的2歲兒童的“最美媽媽”吳菊萍……
中國人向來喜歡追尋“血脈論”,比如探討有什麼樣的企業才有什麼的員工這樣的邏輯問題,總想把原因和結果變得涇渭分明。但在阿裡,要找這樣的來龍去脈實在難,因為近似俠義的公益之心早已融入這家公司的血脈。
不論是“潤物細無聲”的員工行動,還是危難時刻顯身手的公司表率,公益已經成為阿裡巴巴的固定屬性。
2008年汶川大地震,阿裡巴巴先后捐款3000萬﹔
2010年,阿裡巴巴決定拿出營業總額的千分之三做公益,關注水和空氣,截止到2015年8月,已經累計捐款4.16億。
2010年,阿裡巴巴向海地地震捐款200萬元購買稀缺藥品﹔
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阿裡巴巴捐贈2500萬元﹔
2013年,雅安地震,阿裡巴巴捐贈500萬元用於災后重建﹔
2014年,台風亞馬遜肆虐沿海地區,阿裡巴巴捐款2500萬元﹔
2015年2月,投資10億成立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會,資助香港青年創業,一個月后,出資百億台幣成立創業投資基金會﹔
前不久,江蘇阜寧大風災害發生,阿裡巴巴農村淘寶、菜鳥網絡和阿裡健康亦是緊急馳援……
對於很多阿裡巴巴員工而言,在阿裡巴巴,做公益已成為一件尋常事,尋常到就像編程序、寫代碼,去星巴克買星冰樂,在8號食堂點一份台灣鹵肉蓋澆飯。
做支付寶的,得做公益,結果順手做成了“中國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公益性網絡平台”,涉及助醫、求學、濟困、安老、救災,13億人次捐款,善款5億元﹔做阿裡雲的得做公益,比如運用公益大數據救助被拐賣兒童,發布污染地圖讓公眾監督更加方便﹔做淘寶拍賣得做公益,拍賣名人的一個小時的下午茶時間,崔永元拍了30.9萬,樂嘉拍了20.6萬,阿裡自己人——阿裡音樂董事長高曉鬆也被拍了,但是沒查到價格,估計是臉太大,流拍了……最后所有拍賣所得錢款全部捐給慈善機構﹔就連以“技術宅”為主的阿裡通信也在做公益,他們沒別的資源,就搞了些手機靚號挂在網上拍賣,為自閉症的孩子們籌治療費用……
阿裡巴巴3.2萬人,前分7大事業群,后為25個事業部,漫山遍野,俠義天下。
2015年4月10日,馬雲聯手馬化騰、沈國軍、朱保國、歐亞平等人在寧波宣布成立“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取名‘桃花源’,是希望中國10年、20年之后能擁有更純淨的水和空。(資料圖)
阿裡巴巴的公益體系——想成為全世界最健全的公益制度
時至今日,馬雲最驕傲的事情依舊不是創建淘寶、天貓、支付寶……他驕傲的是他和他的阿裡巴巴同仁們建立起的一套社會誠信體系——這是阿裡巴巴的最大的公益項目,也是阿裡巴巴所有業務體系的源泉。
“我們今天最驕傲的不是賣出了多少商品,而是阿裡巴巴建立一套誠信體系。用商業的方式向所有人証明了誠信值多少錢”,馬雲如此表示。
如今“阿裡巴巴”已成為大眾生活方式的代名詞,其龐大的商業觸角深入到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但誰都料想不到,諸如支付寶、農村淘寶、菜鳥物流……這些項目中體系裡都深藏的一個共同的基因:公益。
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金服如今已是一個巨無霸。傲人的戰績在於馬雲早在2003年的提前布局,可出乎所有意料的是,當初馬雲創立支付寶的目的僅僅是想“幫助中國人建立了一個誠信體系”。
馬雲回憶說:“中國電子商務發展不起來,就是卻缺少一個讓人和人之間建立信任的東西……當天晚上我在達沃斯打電話給我的朋友和同事,我說立刻馬上去做這個產品”。
在阿裡巴巴公司內部,有一個關於社會責任的模型,叫“阿裡羅盤”,用最簡單的話描述就是“用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做事”。
2014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后,阿裡巴巴便開始布局農村戰線,著手解決中國農民的“買進來”和“賣出去”問題。
天生自帶公益屬性的村淘項目隨即誕生——馬雲表示在3-5年內,投入100個億,將網點遍布1000個縣城和10萬個村落。
據了解,僅2016年財年,就有超過800個國家級貧困縣在阿裡零售平台上完成超過200億元的銷售,農特產品的變現切實地提高了貧困地區人民的收入。
對此,重慶奉節縣草堂鎮竹坪村的貧困戶蔡茂林深有感觸。多年來,他一直是村裡的建卡貧困戶,結果村淘服務站開業當天,他幫助村民採購農用車、日用品、電器等產品,交易額達150.5萬。僅提成返點,蔡茂林一天就掙了3萬元。
此外,阿裡巴巴的公益項目“天天正能量”,自2013年7月起和全國60多家主流媒體合作,尋找“小而美”的故事,日復一日,默默積累,目前已經累積獎勵數千例好人好事,引發社會巨大反響。去年“雙十一”,8位“天天正能量”的代表更是受馬雲特邀參加了紐交所開市敲鐘。
對於外界而言,阿裡巴巴是一家世界頂尖的互聯網公司,其創始人和麾下員工攜手成就的商業成績和生態系統已經成為傳奇,但是當你真得走進阿裡,你也會發現這裡還有一個世界頂尖的公益體系。
僅2016財年,阿裡巴巴通集團捐贈2.3億(不含平台資源捐贈1.9億),資助國內外73個公益項目﹔
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共有32000名阿裡員工的公益時間超過3小時,累積社會公益服務時間13萬小時﹔
2016財年,阿裡巴巴還通過麾下平台推動33億人次參加公益行動,累積2.8億買家、150多萬賣家參與公益。有人開過玩笑,說光讓這2.8億左右的“活雷鋒”手牽手,就可以繞地球5圈。
曉樂是阿裡的新人,對於這個剛大學畢業的90后男孩子而言,馬雲是偶像一樣地存在,他的話都是“金句”, “無論我們做不做公益,世界都會發生變化。但你做了,改變的是你自己”。他說他最喜歡這句。
一群有情有義的人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在這麼一個言必提阿裡的互聯網時代,關於阿裡巴巴的各種故事和傳奇俯仰皆是——所以,當“公益大會”成為關鍵詞,馬雲和阿裡巴巴當仁不讓地站了出來。
年輕、俠義,年滿16周歲的阿裡巴巴集團有他3萬多員工的影子﹔3萬多阿裡巴巴員工有他們知天命的老板的影子﹔而知天命的馬雲則時常想起自己30歲時的那個故事。
杭州的夏日黃昏,悶熱無比,在城市遠郊的阿裡巴巴西溪園區,無數青年人背著雙肩包、騎著單車愜意穿梭,宛若還在大學校園——事實上,在他們剛剛關閉的電腦顯示器裡,每天都在流動著幾百萬筆的交易和幾十億的資金,奇跡和平凡,財富和俠義……宛若阿裡巴巴那句名言,“一群有情有義的人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