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花江畔飄揚起紅小旗幟 巴彥抗聯張甲洲紅軍小學建立【2】

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強為黑龍江巴彥抗聯張甲洲紅軍小學校園足球“小紅星”戰隊授隊旗。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川 攝
“偉哉大同盟,中華救命星,犧牲了赤心熱血,跳出鐵牢籠,黑暗世界已沖破,東亞放光明。力圖自由與平等,自由,自由,人類樂融融,平等,平等,階級不再生,一切惡勢都成落花,實現真大同,反日同盟共勉哉!”80多年前,抗日民族英雄張甲洲在所作《反日大同盟歌》中這樣抒發壯志情懷、赤血丹心。
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嘉賓為黑龍江巴彥抗聯張甲洲紅軍小學、哈爾濱楊靖宇紅軍小學、慶安“革命英烈”紅軍小學、樺川“八女英烈冷雲”紅軍小學授“‘傳承紅色基因、繼承中華文化’紅色少年篆刻進校園”旗和牌。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巴彥,這是一片地處黑龍江腹地的紅色沃土。1907年,抗日民族英雄張甲洲出生於此,在短暫的30年人生歲月裡,張甲洲曾先后求學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兩座高等學府,今天的“北京大學革命烈士紀念碑”和“清華英烈碑”上都鐫刻著他的名字。
1932年,東北大地淪陷於日寇鐵蹄,張甲洲毅然投筆從戎,回到故鄉巴彥創建抗日游擊隊,舉行武裝起義。
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顧問萬曉援為黑龍江巴彥抗聯張甲洲紅軍小學頒發“恩來班”班牌。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沒有國,就沒有家,我們不能當亡國奴!”張甲洲曾如此誓言。在艱苦的抗日歲月中,張甲洲曾先后擔任巴彥抗日游擊隊總指揮、中國工農紅軍三十六軍軍長、抗聯十一軍副軍長等職。他不畏艱險,視死如歸,投身抗日救亡,血染白山黑水,為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事業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
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黃偉致辭。中國青年網記者 李川 攝
哈爾濱市副市長黃偉表示,哈爾濱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以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為代表的東北抗聯隊伍所創造的抗聯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巴彥縣會不負重托、不負厚望,深耕紅色資源、厚植紅色底蘊、講好紅色故事,努力把紅軍小學打造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窗口和傳承紅色基因的紅色搖籃,努力將紅軍小學建設成為一所特殊的紀念學校、一處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一座鐫刻歷史的永恆豐碑。”黃偉說。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