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基層干部的早晚時刻【2】

22:00
重慶市南岸區
環保局
巡邏檢查
執法也要有溫度
“開工!”晚上10點,重慶市南岸區環境行政執法支隊工作人員傅亮和3名同事驅車前往各個建筑工地巡邏,檢查夜間施工噪聲,另外4名同事則前往噪聲污染重點區域駐點蹲守。
車開到二塘街,傅亮的執法電話響了,有市民投訴一處工地施工,影響休息。他們立刻趕往現場,發現居民樓旁邊的一處工地,還有幾個工人在用切割機切割鋼材。“有人反映噪音太大,早點停工,回去休息吧。”傅亮提醒工人,工人們這才依依不舍地離開。“執法也要有溫度,他們是臨時施工,且是初犯,我們主要進行宣傳引導,情節嚴重時才會處罰。”傅亮說。
根據法律規定,未經審批,晚上10點到清晨6點,禁止進行產生噪聲污染的施工,但一些工地會打擦邊球,在5點多搶先施工,影響附近居民休息。在這期間,隻要接到投訴,傅亮和同事們將第一時間前往工地處理。最忙的時候,一天要跑200多公裡。
像傅亮這樣參加夜巡的工作人員,在南岸區環保局一共有35個。
早上6點,天還沒亮,路上開始看到人影。傅亮結束一夜的巡邏,回到家中。孩子還在熟睡,他躡手躡腳地走到另一個房間,抓緊時間睡覺。中午,他還要回辦公室工作。
家裡人抱怨過傅亮工作太忙,同事中也有換工作的。可是,這些事情總要有人干。一些群眾專門來感謝傅亮和同事們,有些是家裡小孩要准備考試的,有些是老人生病需要休息的,每到這時,傅亮都覺得,一人辛苦換來更多人的安睡,很有成就感。
22:00
廣東陽江市
紀委監委第五紀檢監察室
搜查証據
忙過這陣子,要晚上回家多陪陪孩子
時近春節,馬路上挂起了紅燈籠。很多人開始盼著放假過節,而廣東陽江市紀委監委第五紀檢監察室干部謝紹靖卻並不輕鬆。
一名公職人員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陽江市紀委監委立案審查調查並採取留置措施,根據案件需要,要對被調查人的辦公場所、住所等進行搜查。
搜查措施非常必要。如果猶豫不決,被調查人的家屬很有可能轉移隱匿贓款贓物,就會貽誤時機,使案件查處工作變得被動。
晚上7點。“現依法對你的家庭住所進行搜查,請你配合。”謝紹靖出示了搜查証。
搜查人員仔細翻查被調查對象可能存放涉案款物等相關証據的地方。在填寫扣押物品清單時,謝紹靖將每樣扣押物品注明,一一填在清單上,進行清點、登記、編號,一個不多、一個不漏。
晚上10點,持續了3個小時的搜查工作終於結束,謝紹靖卻沒回家。為了讓談話組工作人員更好地掌握被調查人的線索材料,開展第二天上午的談話工作,他迅速收拾好物品,起身趕回辦公室。
“爸爸,我想你啦!”謝紹靖剛回到辦公室,四歲半的女兒就發來微信語音,他緊繃的臉上露出微笑的神情。
“上周晚上回家陪女兒玩,隨手拿起一本紀檢監察雜志考考她,沒想到小不點連‘黨員’‘紀委’‘監察’這樣的詞語都能認出來。說到‘紀委’時,她用手指了指我。”謝紹靖說。
這是謝紹靖與同事連續奮戰的第三個晚上。“忙過這一陣子,還是要下班后多陪陪妻子,多抱會孩子。”說罷,他又投入到工作中。
22:00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區
迎新路街道團結小區
清查隱患
春節前后,晚上基本都在值班巡邏
年關將至,晚上8點,夜色中的呼和浩特氣溫降至零下10多攝氏度,但新城區迎新路街道團結小區社區卻是一派萬家燈火、熙熙攘攘的景象。此時,37歲的社區黨委書記陳曉玲結束了白天的工作、用過晚飯后,再次走出了家門。
這兩年,為了讓居民生活環境更舒適,全市開展了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行動,作為最基層的社區干部,陳曉玲和她的同事們除了做好宣傳、溝通工作,更需要隨時與衛生、食藥、工商、城管等部門配合。
團結小區社區共有127棟樓、5907戶、近2萬名居民,還有多家飯店、酒吧,學校、超市、大型便民市場更是樣樣齊全,要想把整個社區走下來,怎麼也得四五十分鐘。
陳曉玲和工作人員來到社區的酒吧、飯店一條街,檢查是否存在佔道經營、亂扔垃圾等現象。晚上正是客流量比較大的時候,社區干部們除了要檢查餐飲企業是否達到了干淨衛生、明廚亮灶的標准,還會給用餐居民進行食品安全等知識宣傳。
10點,陳曉玲和物業的安保人員仍然在社區內巡邏。到年根兒了,不少人都想著過年要放鞭炮、燒旺火熱鬧一下,但是出於環保和安全考慮,市區內實行禁燃禁放,所以這些年春節前后的晚上,陳曉玲和社區的同事們基本都是在值班和巡邏中度過的。
11點,夜已深,陳曉玲安心地睡了。
22:00
青海西寧市湟中縣
扶貧開發辦公室
核實數據
扶貧精准首先是數據精准
晚上10點多,青海西寧湟中縣扶貧開發辦公室的三層小樓燈火通明。
副主任謝存良正專注地盯著電腦,對面的同事劉小賓也是一樣。他們負責全縣的數據統計和數據比對工作,各鎮、鄉、村每一戶貧困戶的數據都在他們這裡匯總,生什麼病、多少存款、孩子上什麼學,事無巨細,統統在錄。
扶貧精准首先是數據精准,數據是最基礎的工作。資金批復、政策落地,謝存良這裡是第一步。
謝存良話不多,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劉小賓總是及時提醒他,“歇會歇會,起來活動活動吧!”
去年9月,謝存良剛做完膽囊切除手術,如今的他已經比微信頭像上的照片瘦了很多。
“行行!”謝存良起身,披著衣服小憩一會,刷了個牙,又坐回電腦前。
12點,結束了一天工作的謝存良開車回家。這車是去年剛買的,為的就是每天回家方便,能見到兩歲的兒子。
進了家門,謝存良趕緊跑進屋看孩子,娃娃正呼呼大睡。他靜靜看了會,關了門出來,不一會兒,孩子自己跑了出來。
凌晨1點,謝存良要送記者離開,剛到門口,兒子醒了,哇的一聲哭了出來:“爸爸別走!”
“爸爸就送個人,不走不走!”孩子強忍著淚水點著頭。
“謝主任,您別送了!”
謝存良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那我就真不送了啊。”門關上了,夜恢復了寧靜。
《 人民日報 》( 2019年01月30日 08 版)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