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公益

心靈“補”手吳坎坎【3】

2018年05月16日15:15 | 來源:中國青年網
小字號

災難在吳坎坎的眼裡,有時只是一個窗口,從窗口折射出的是許多更深層的矛盾——夫妻不合、留守兒童、失獨家庭。“我一直把災難事件看作一個扳機,或者一個導火索。許多人在災難發生前就有嚴重的心理需求。”吳坎坎說。

阜寧風災過后,他們在當地做測評時發現,一個沒有失去任何親人的4歲孩子,創傷后應激反應比其他人強烈許多。后來通過孩子的奶奶才了解到,這個孩子的母親很早就離開了這個家庭,父親在外打工,孩子從小就很沒有安全感。通過活動和心理輔導,孩子才慢慢變得開朗起來。

全國心理援助聯盟副秘書長、中科院心理所蘆山工作站副站長李曉景發現,雅安地震雖然人員傷亡沒有汶川地震慘重,但在人們心中留下的傷痕並不比汶川地震輕。一方面,雅安地震之前,當地就有許多房屋受汶川地震的影響倒塌,人們難以承受剛建起來的房屋再次倒塌的現實。另一方面,是因為雅安留守兒童數量眾多。在雅安工作站做了一年后,李曉景對媒體說,“與地震相關的‘特殊’孩子已經沒有了,但是某種意義上來講這裡的孩子都是‘特殊’孩子。”

長期與傷痛共處,吳坎坎也養成了“職業病”,“看任何電影,都會研究情節中的創傷經歷”。依據看電影的經歷,他也指導開展了一門叫做“影像成長日記”的電影課。在阜寧風災之后,他們給災區的孩子播放《恐龍當家》,用小恐龍失去家人后的成長故事來引導孩子。志願者很快就辨別出,哪些沒法接受的孩子需要進行單獨心理輔導。

今年,中科院心理所提出了“心理援助20年”的口號,要在未來10年將心理援助投射到更多失獨家庭、燒燙傷孩子的心理創傷,建立起更規范的標准和專業的人才隊伍。吳坎坎希望,心理學能像“1+1=2”一樣,成為常識。

據2009年的媒體報道,在四川地震災區工作過半個月以上的心理干預志願者不足2000人,而有經驗的心理援助者更為稀缺。吳坎坎告訴記者,10年之間,全國心理援助聯盟已經培養了150名能夠持續工作一個月的心理干預志願者。他希望未來所有地區都能培養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師和心理咨詢師。

汶川地震之后,國務院將“心理援助”寫入震區《災后恢復重建條例》,7年后,《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要求各地將心理援助納入各級政府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中,Ⅰ、Ⅱ、Ⅲ、Ⅳ級應急預案都提到“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導受災省(區、市)做好醫療救治、衛生防病和心理援助工作”。但是吳坎坎擔心的是,依然沒有一個實際部門對接開展工作。

在吳坎坎看來,災后心理援助還有很多路要走。有的地方訪民不滿,當地政府就會請這些心理援助志願者去“開導開導”。每當這時,吳坎坎都會認真地厘清他們和政府的界限,告訴對方“上訪戶的情緒問題,我們會幫忙調適,但是根源需要你們自己解決”,讓兩方都明白他們是中立的第三方。

還有一次,在一場災難過去兩三年后,心理援助站需要回去繼續做災后心理健康骨干教師培訓。當地政府問他們,能不能不要再用“災后”兩字了。吳坎坎強調說這是災區的項目,他們才又勉強加上了。經歷多了,他明白對方“要淡化這個事情”,自己有時候也不再執著,“畢竟大家都在恢復。”

更讓吳坎坎無奈的是,有時候一些災區學校在上課時,突然就組織孩子去操場上領捐贈物資,或者臨時通知某領導要來視察。近年來,總是有一些企業和基金會打著援助的旗號闖進他們的課堂,拍了些照片又一窩蜂地散去,留下目瞪口呆的志願者們。

“中國災后雖然救援非常快速,但是我感覺這種混亂還會持續。”吳坎坎說。

(責編:余璐、賀迎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