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公益>>专题>>名人家信
人民网>>公益>>正文

习近平给陕西小学生包俊丽复信 释放了什么样的信号?

2015年11月07日21:49  来源:人民网―强国社区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习近平曾给陕西小学生回信 市委书记亲自送信》的报道,读了令人感动。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2011年给陕西省太白县鹦鸽镇中心小学包俊丽复信。未见包俊丽的信,但见习近平就汶川地震后包俊丽搬进新的校园和新的家园,“感到非常欣慰”和给予勉励的话,得知是一封普通信件。

  给家人、亲友、他人和领导写信,是通过书信的形式把个人的感想,或需要对方帮助解决的问题告知对方,达到增进了解相互交流的目的。写信的一方只有对收信人有所了解,听其言观其行,人言为信,就有了相信和写信交流的基础。不相信的人,一般的人是不会主动写信的。

  信有信用、诚实、不欺、确实等含义。建立在互信之上的一方,通过凝练在书信里的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选集》第二卷508页),实现与另一方的沟通与交流。一般情况下,亲友、家人、熟人、同级之间,一方主动写信后,另一方是会复信的,普通民众给领导或中央领导写信,除非反映问题会通过另外的渠道回复外,一般信件充其量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写的。习近平对一个小学生反映灾后重建的信件予以回复,足见他的民本理念已经不同凡响。

  陕西小学生包俊丽去信后收到了复信,但也有例外。2009年11月,已离开县委书记岗位整18年的王伯祥,因为一本书收到了习近平的回信。此前,他把自己写的《大地为鉴》寄给了习近平,此书记录了他在山东寿光任县委书记五年半期间的风风雨雨。

  相信对方,信托遂意,不居高下,回复是情。在一个个普通人与习近平之间,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桥梁。

  2010年8月,上海市徐泾镇民主学校八(1)班的农民工子女收到习近平的回信,他们在3个月前致信习近平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写信的原因是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看望过他们。

  2011年7月,习近平给杭州市小营巷社区党委回信,对社区发生的新的可喜变化给予充分肯定。当年5月,小营巷社区党委致信习近平,汇报8年多来社区建设、社区党建和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筹建情况。之所以汇报“8年多来”的情况,是因为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曾亲临这个社区视察。

  2008年重庆小学生收到回信、2009年澳门老年义工收到回信、2010年垦荒队员收到回信、今年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本科生收到回信,他们都是习近平曾经以不同身份到基层视察或参加活动见过的人。

  高居庙堂之上,植根民众之中,运筹帷幄于变动之中,谐和万方于偶然之间,这就是习近平与普通人建立的互信。通过这种互信,倾听不同群体的声音,他感受到了国家命运跳动的脉搏。把个别特殊的感受,以高屋建瓴的回复上升到国家普遍性的高度,这就是习近平的民本理念和至爱情怀。

  原文地址:http://bbs.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129499729

(责编:初梓瑞、蒋琪)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