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公益
人民网>>公益>>正文

钟家的不了邮情

2015年11月12日11:01    手机看新闻

  门前溪水潺潺、屋后青山巍巍,宽敞明亮的房屋洁净舒适,极有广东梅州客家围屋的特色。应笔者之邀,广东省五华县邮政分公司的钟洪君和父亲钟柳芳、爱人、儿子钟俊煌、孙子其乐融融地站在家门口的竹篱笆前,快乐地拍下邮政世家的合影,幸福之情让人陶醉、令人羡慕!
 
  这是一个四世同堂、三代同属邮政人的幸福之家。老爷子钟柳芳今年86岁,从邮局退休后在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老家安享晚年;儿子钟洪君现年56岁、孙子钟俊煌现年25岁,均就职于五华县分公司邮运
 
  组。更巧的是孙媳妇曾丽燕现年23岁,也是县分公司西河支局的一名普通柜员。三代邮政人,跨越半个多世纪,历经风风雨雨,饱含辛辛苦苦,但他们对邮政的情结、认同、责任始终未变,演绎出对邮政事业的无限忠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从他们一家人身上,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邮政世家的不了邮情!
 
情 怀
 
  钟柳芳老人精神矍铄、身板硬朗,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布满老茧的双手“告诉”笔者,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钟柳芳说他1949年底参加工作,负责农村土改工作,在五华县棉洋镇人民政府任职,其间积极投身于百废待兴的农村生产建设工作,后来经组织介绍从五华县手工业社转到当时的县邮政局工作。先后担任支局长、乡邮指导员等职务,直至1980年退休。
 
  谈及乡邮指导工作,钟柳芳记忆犹新,按照乡邮“定时间、定线路、定地点、定班期、定人员”的工作要求,他长年累月奔走在五华县的120多条乡邮路上,与广大乡邮员情同手足。当时由于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检查乡邮工作全靠骑自行车和步行,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是钟柳芳的家常便饭。饿了就吃乡邮员随身带的芋头、红薯、豆干,渴了就喝山涧的泉水,更为糟糕的是在乡邮检查路上如遇到暴风骤雨、山洪暴发,在前不靠村后不挨寨的尴尬情况下,只能与乡邮员夜宿在破庙里、山寮中,虫咬蚊叮、饥寒交迫,甚为艰辛,但钟柳芳对工作的负责态度始终不变。正因为有了钟柳芳对乡邮指导工作的高度负责,当时五华县局的农村邮政投递管理工作年年受到原梅县行政公署邮政局的褒奖,“红旗邮路”不断涌现,先进典型层出不穷。
 
  在钟洪君的记忆中,老父亲钟柳芳是一个工作认真、生活俭朴、干事务实的新中国第一代邮政人,为五华山区邮政事业的创建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除一个印有“中国人民邮政”黄色字样的绿色邮袋、一辆绿色自行车、一张全县乡邮示意图、一把算盘、一只藤条编织的箱子外,父亲还有“三件宝”--军用壶、烫酒壶、茶水壶,这些是钟柳芳工作和生活的全部家当。
 
  钟柳芳酷爱乡邮指导工作,当时,在全县120多名乡邮员中,文盲和半文盲占多数,为帮助刚刚摆脱压迫和贫困的乡邮员学习文化和技能,钟柳芳利用乡邮员集中在县局开会的时间,开办乡邮员识字班和邮政夜校,义务辅导乡邮员识字扫盲。对一些基础差、年纪大的乡邮员,钟柳芳会利用乡邮检查的机会送教上门,在简陋的支局,借着微弱的松油灯光,用毛笔蘸着墨水一笔一画地教乡邮员识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钟柳芳的努力下,经过3年多的文化普及教育,五华县乡邮员的文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
 
  五华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都给钟柳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难忘的情怀。每一条山道、每一趟邮班都深深烙下了钟柳芳的脚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钟柳芳虽然回归农村生活,但他仍然力所能及地做做家务、喂养鸡鸭,过着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更难能可贵的是钟柳芳还关心社会,尤其是热爱公益事业的情怀始终未变,他退休30多年来,热心帮助村道改造、修缮学校、助残助困,慷慨解囊达13万元,受到湖中村父老乡亲的极力称赞。

情 结

正在分拣邮件的钟洪君

  忠厚、勤恳的钟洪君自1980年顶替父亲钟柳芳进局后,带着父辈的嘱托和对邮政工作的向往情结,先后从事投递、分拣、封发和邮运工作,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他都以客家人特有的秉性、执著对待工作……
 
  夜间投送加急电报成为钟洪君最难忘的事情。当时由于通信落后,身处两地的人们遇有急事和难事,总会选择发加急电报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因此,无论酷暑炎热、天寒地冻、白天黑夜,加班投递加急电报成为钟洪君的分内事。特别是在深夜投递加急电报的时候,钟洪君总是小心翼翼地骑上自行车,在微弱的手电筒光照射下,沿着乡间的羊肠小道骑行。旷野的星空下,犬吠声不时传来,使他既急促又胆怯,当把加急电报安全送达时,常常是满身疲惫。
 
  上世纪80年代,恰逢改革开放初期,成千上万的五华县农民纷纷南下珠三角打工谋生,每月外出务工者都要给家中的妻儿汇生活费。那时钟洪君每天都得投送100多张汇款单,多时一天有200多张,且要求全部妥投到户。有时为了妥投一张汇款单,钟洪君多方打听,千方百计寻找收款人的住处,做到等待、上门、预约,确保送妥送好邮件。那个年代也是新潮文化的蓬勃发展期,《大众电影》杂志曾风靡一时。钟洪君清晰记得,在龙村镇政府机关、中(小)学校、工商所、税务所、医院、药站、供销社、粮管所工作的160多名年轻人,几乎人人订阅《大众电影》,每当《大众电影》送到龙村支局时,那些年轻人就会把支局的邮件分发室围得水泄不通。
 
  交接验收、勾挑核对、平衡合拢是邮政分拣封发工作的3项基本制度,这对于钟洪君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上世纪90年代的邮政信函业务量非常大,钟洪君日均分拣封发信函量达5000多封,最高峰时达8000多封,可他从不叫一声苦、一声累,以“迅速、准确、安全、方便”服务方针为准则,把一件件邮件准确无误地分拣封发到规定的格口中。在邮件处理的高峰期,有时钟洪君和同事要加班加点到深夜,日封发邮件达200多袋。为确保邮件准时运送至各支局,钟洪君第二天凌晨4点又匆匆忙忙地起床赶到单位,以最快的速度将邮件装上三轮车,借着微弱的路灯,一车一车地装卸、转运邮件,累得精疲力竭。天亮时分,便与各农村路段的邮车司机办理邮件的交接、搬卸、转趟、发车,忙得不亦乐乎!
 
  自2007年开始,钟洪君担任当时的五华县局邮运组组长,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更加认真负责地抓好邮运组的车辆安全教育、生产调度、技能提高,始终把“安全第一、服务发展”放在第一位。钟洪君认为,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执行、车辆管理、车辆维护、驾驶管理,及时发现隐患等,是抓好邮运管理工作的根本和前提。他通过天天讲、时时抓的行车安全教育方式,提高全体驾驶人员的行车安全意识和自觉性。在钟洪君的精心管理下,五华县分公司连续8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为企业的邮运生产、钱款押运、通信抢险等保驾护航。
 
情 缘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笔者眼前这位身材魁梧的青年叫钟俊煌,是钟洪君的儿子,也是邮政世家的第三代传人。别看他年龄不大,但他在邮政工作的时间有5年之久。更有意思的是,他的爱人曾丽燕也是一个拥有4年工龄的邮政员工。
 
  钟俊煌在祖辈和父辈两代人的影响下,对邮政情缘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儿时对绿色自行车、邮包的那种记忆依旧清晰,充满着眷恋之情。高中毕业后的钟俊煌通过邮政招录考试,成为一名邮运司机。恬静、乖巧的曾丽燕则怀揣着对绿色邮政大家庭的向往,也是在高中毕业后,放弃了许多出门挣钱的机会,毅然参加邮政劳务工的招录考试,成为一名践行“情系万家,信达天下”理念的邮政代理金融业务柜员。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在人生新的起点上,钟俊煌在父亲钟洪君的谆谆教诲下,以父亲谦虚、务实、吃苦、勤俭的精神为榜样,做到遵章守纪、爱岗敬业,努力学习行车技能,完成好工作任务。钟俊煌平均每天行驶200多公里的山道,负责运输安流、棉洋、华城等23个地区的邮件。特别是随着五华县分公司农资分销业务的不断发展,钟俊煌又经常性地加班加点运送农资到支局网点。五华县分公司总经理李伟鑫对钟俊煌的工作表现十分肯定,称赞他是一条“蛮牛”,干活有蛮劲、工作有干劲,任劳任怨,从不讲价,充分体现了五华邮政人“硬打硬”的吃苦耐劳精神。
 
  邮政夫妻档:钟俊煌和曾丽燕
 
  曾丽燕是西河支局的服务标兵、营销精英,支局长马利强对曾丽燕的工作态度、能力表现、营销业绩也十分肯定。仅今年上半年,曾丽燕在支局销售化转型营销中,利用亲情、友情、乡情关系,通过精致、精细、精确地维系客户关系,实现个人理财业务收入200多万元。72岁的医生陈妙荣对曾丽燕热心服务、视客户为亲人的工作态度十分满意。陈妙荣每次到柜台办理转账、挂失、汇款、存取款业务时,曾丽燕总是做到微笑相迎、耐心解惑、认真办理、不厌其烦,使陈妙荣有一种如沐春风、宾至如归、温馨如家的舒畅感受。曾丽燕由于工作出色,还当选支局的工会小组组长,协助支局长做好劳动竞赛组织、现场管理、营销外拓等工作,各项工作都做得有条不紊、有声有色。
 
  为适应“互联网+”潮流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五华山区邮政的建设,钟俊煌和曾丽燕夫妻两人比翼双飞、不甘人后,去年双双报考了广东电大的企业管理学专业,并已通过英语、语文等4门专业的考试。面对未来,夫妻俩毫不犹豫地说:“继承老一辈邮政人的光荣传统,珍惜邮政世家的荣誉,服务现代邮政的科学发展,让自己的邮政人生更给力,更出彩!”
(责编:初梓瑞、史雅乔)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