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公益
人民網>>公益>>正文

難舍難分的郵政情

劉良軍 

2015年11月12日16:11    手機看新聞

  記憶中,與中國郵政結緣,當肇始於初聞台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鄉愁怎麼會是郵票?郵票不就是隨便從郵局即可購買來的那一小片彩色紙麼。及至長大后,才對鄉愁是郵票有了深刻的感知與體悟,才明白郵票何止寄托著鄉愁,更承載著希望與夢想。尤其郵政之后那一個個身穿綠衣的郵政人,是他們始終秉持著“情系萬家,信達天下”的不變服務宗旨與理念,才讓無數人的鄉愁得以慰藉,使不同人、不同內容的夢想次第成真。

  還是初中三年級的下學期,那一天當我如往常一樣走進教室時,班主任叫住了我,並遞給我一封書信:光潔雪白的信封、亮晶晶的郵票。一剎那,全班同學的目光都聚焦於我,畢竟在上世紀80年代的農村中學,不要說絕大多數同學沒有收到過書信,隻怕一些老師也是“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整整一上午,我都沒有舍得打開那書信,而是直到中午吃了飯后,一個人偷偷跑到操場邊沿,才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拆開了。天哪,原來是一份發表有我作文的報紙。這才知道我那生平第一次寫出去的書信有了結果:一個月前,在做教師的父親的鼓勵下,我把語文期中考試的作文以書信的形式寄了出去。

  作文發表之后喜悅的心情自然不必多說,不過令我稍有疑惑的是,小小一枚郵票怎麼就如此神奇呢:要知道從我所在的中學到報紙出版地,以父親的話來說,要轉四次車,耗時三天左右的時間哩﹔而且裝進稿件的信封當時只是輕輕投入到那綠色的郵筒之中,具體它是怎麼到達目的地的呢?還是班主任最后為我答疑解惑:你貼上郵票的書信從進入郵筒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與中國郵政簽訂了一份合同,此后自然會有區域內的郵政人員負責收集,並按照信封上書寫的地址准確投送。如此說來,五彩斑斕的郵票不僅可以搜集起來供大眾珍藏與欣賞,其更是一種信用憑証,代表著寄件人對郵政人的充分信任,預示著郵政人對寄件人無聲的承諾。

  “逝者如斯夫”。沒想到此后的人生竟然與中國郵政有了難舍難分的情緣:持續的投稿需要借助郵票、借力郵局,寄希望於郵政天使﹔遠離家鄉異地求學,與親朋好友溝通仍然離不開郵票、郵局與郵政天使﹔害怕“子欲養而親不在”,畢業后第一份薪水給母親買了件棉襖,也是通過郵局,經由不曾謀面的郵政人得以完成心願。不過這中間要說我對郵局、郵政人充滿濃濃謝意的,應該算是中國郵政幫我圓滿地進行了一次“將愛情進行到底”的拉鋸戰。

  人生若隻如初戀。彼時的我正在西安,而她則在千裡之外的武漢,可以想像沒有手機與互聯網的時代,我們的初戀除了書信還能指望靠什麼來維系?而有書信就夠了,一樣可以“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我與她的戀情若以起止時限論,從開始到結束不過短短兩年半﹔若以彼此真正見面相處的時間論,則攏歸起來隻怕也不會超過一個月。然而如果論及我們期間往來的書信量,真可謂“天若有情天亦老”:當分手已是大勢所趨之時,我耐著性子仔細清點了一下,我寄給她的書信有178封,她寄給我的書信有125封。換言之,這303封書信就是我與她愛情的見証,代表著我與她人生途中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須知,那時從西安到武漢的平郵是一個禮拜,武漢到西安的平郵是四天,也即我們之間情誼濃烈之時,要麼我一個禮拜寫出兩三封信,要麼她一個禮拜回復三四封信。雖然已經時過境遷,但如此交流交往交融的高頻率,相信在手機通話、短信來往、微信即時通的今天,與一些年輕人所謂愛得死去活來,卻或者缺乏有效溝通,或者漫不經心地聯絡的真愛深愛大愛相較,也是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獨自睥睨、不屑一顧的吧。畢竟書信的溝通需要有一種火一般的激情,有一顆真正的愛心。尤其難能可貴的,需要有一份守住初衷、忍得住寂寞的耐心。而這耐心除了內心裡對彼此的相信之外,還有就是對郵政人員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高度信任。事實上,每每拿到書信的那一刻,總能感受到郵政人員手裡的余溫﹔而對於郵政人員來說,又何嘗不是“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不得不承認,今天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人們生活壓力的加大與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已經與中國郵政漸行漸遠,慢慢忘卻了郵政曾經帶給他們的驚喜與歡樂,漠視了郵政曾經在他們平淡的生活中所佔據的重要位置。但“世事我曾抗爭,成敗不必在我”,仍然有更多的人與郵政的來往如常,絲毫不曾有半點減色。如每每投稿出去的我,總是忘不了一天一次光顧中國郵政專門為我配備的郵政信箱:有發表的雜志或稿費單寄到,如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沒有雜志到來,我沒有失望,隻有希望,說不定它們正經由郵政人員的辛勤勞動,悄悄行進在靠近我的路上哩。又如傳統節日來臨,我總是會沿襲舊例,拿起筆於賀卡上工工整整地書寫,或勉勵小輩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或祝福長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而助我完成“最后一厘米”心願的,照樣是綠衣使者,是他們在我與我的親人朋友之間架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梁,是他們“情系萬家,信達天下”的質朴情懷讓我與我的親人朋友感受到了彼此之間的牽挂與依戀、情誼與溫暖。

  “ 欲窮千裡目, 更上一層樓”。今天的中國郵政與全面深化改革的腳步相合拍,推出的服務項目與日俱增,服務手段與時俱進,服務的范圍務求“心隨我動”。還是前些日回鄉下老家探親,恰逢冬播啟動,依舊時印象,兩個在家務農的叔叔應該為農藥、化肥的購置運送心急火燎才對。抱著試探的心情打聽,哪知叔叔們大笑不已:那是猴年馬月的事哪,今天有中國郵政的給力,我們再也不需要滿世界打探農資的價格與質量了。這不,我們昨天發出去的短信,今天就收到郵政人員的回復,不僅農資送到家門口,還保証價格最低、質量最優。這麼說來,中國郵政不僅與市民結緣,還惠及農民朋友,在助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功不可沒,在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上也是一馬當先、捷足先登。

  實事求是地講,今天中國郵政的發展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其前行的路上也有行業之間的激烈競爭,也存在著如何在互聯網時代異軍突起、始終屹立不倒的諸多瓶頸與障礙。但恰如改革沒有完成時、隻有進行時,中國郵政充滿自信的前行腳步已經告訴人們,他們的服務沒有最好、隻有更好,他們“情系萬家,信達天下”的努力永遠在路上。某些時候我在想,在全國各族民眾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當下,其實中國郵政與廣大郵政工作者也有自己的夢想,這就是如何深化改革、勵精圖治、再接再厲,實現中國郵政的再輝煌。“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有奮斗就會有奇跡”。既然青睞中國郵政,與中國郵政情難了、緣難了,就應該相信中國郵政,祝福中國郵政。

(責編:初梓瑞、史雅喬)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