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岳縣真武村二組80歲的留守老人展示她剛從網上購買的手機 周兵 攝
“現在真是太方便了!我們已經和城市差不多了!”萬宗銀老人拿著剛通過開在家門口的電子商務服務點從網上購買的新手機樂呵呵地說。令這位80歲的留守老人開心的是,她今后再也不會為日常生活中的諸多不便而發愁犯難了。前些天,大兒媳婦給她的郵政儲蓄卡上轉了500元錢,“那邊電話還沒有放,這邊錢就取出來了。大兒媳婦驚奇地問:‘媽,咋個回事呢?這麼快就取到了呀?!’我說‘是噻,現在就有這麼方便!’”萬宗銀老人描述著給她和她遠在外地的子女不斷帶來驚喜的一件件新鮮事,言語中透著自豪。
擁有163萬人口的安岳縣,地處四川盆地腹地,是四川省第一人口大縣,也是國內檸檬的主產區,產銷量佔了全國的八成以上。與四川的其他農業大縣一樣,安岳也是打工經濟大縣,青壯年基本都在外打工,在農村務農的以留守老人為主,加上留守兒童,基本上構成了農村生產和消費的主體人群。長期以來形成的城鄉差別,宛若一條巨大的鴻溝橫亙在農村與城市之間。商品流通不暢,物流成本高導致生產資料和消費品質次價高、假冒偽劣橫行,再加上金融服務的不便,制約了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品質的提升。
按照多年來形成的習慣,對萬宗銀這樣生活在村裡的留守老人,要買類似手機之類的通訊、家電產品及服裝鞋帽等消費品,最起碼得到10多公裡以外的鄉上,甚至要到縣城才行,取錢也得到鄉上的郵儲銀行的網點。往返一趟不僅要花費10元車費,還得耽擱半天功夫,更重要的是,能否買到價廉物美的正品手機還是一個未知數。“關鍵是還不安全!有的人還沒有走攏屋錢就掉了。”說起原來生產、生活的種種不便,村裡的老人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
老人們說的給他們帶來“像在城市裡生活一樣方便”的,就是2015年5月,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四川省安岳縣分公司開在村民們家門口的“真武村電子商務服務點”。這個服務於周邊4個村、2000多名群眾的郵政綜合便民服務點的到來,使村民們眼前一亮。
原來,在他們看來--
從鄉村到城鎮僅隔著一個店
村民在電子商務服務點選購網上商品 周兵 攝
這個真武村電子商務服務點原來只是村裡一個銷售香煙酒水、糖果零食的小賣部。店主叫曾祥麗,10多年前從供銷社下崗后,她便在村裡開辦了這個小店。前兩年,成為縣郵政局的村郵站,主要是在店裡搭載銷售一些郵政分銷的農資產品和水酒、日化等快消品,代辦助農取款,收寄投遞郵件,投遞黨報黨刊。
2015年5月,她的小店成為安岳縣首批69個村級電商服務點之一,由資陽市郵政公司“安岳郵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項目工作組”按照統一店招店牌、統一貨櫃貨架、統一服務設備、統一服務項目、統一服務資費“五統一”的標准進行建設,免費安裝了電腦、大屏幕液晶顯示器及店招店牌、貨櫃貨架,開通了互聯網和“郵掌櫃”系統,使每個服務點除具有網購網銷的電商基本服務外,還將電商的應用范圍和服務領域進行了拓展,使其具備提供小額取款、小額貸款咨詢等普惠金融服務,代收水電氣費、代購飛機票火車票、話費充值等便民服務,快遞收投和農資銷售等公共服務功能。經過郵政內部業務和渠道資源的整合,依托農村電商服務點建設而重構的郵政便民服務平台,基本實現了“一店到村”村民購物、銷售、生活、金融、創業、收寄快遞“六不出村”的願望。
“搞網上代購,最難的事就是改變這些農村老人多年養成的消費習慣。”曾祥麗經過培訓后,開辦了網上代購服務。為了打消農村老人對網購的種種疑慮,安岳郵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項目工作組制定了一套代購流程,客戶在電商網站上選購好商品后,由店主代為完成線上支付,收到快遞包裹后,再將購物款付給店主。曾祥麗則更進一步,她在網上選購了一些適合農村消費者的日用生活品上架展示、銷售。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村民們漸漸開始接受網上購物這一新的消費方式。一些留守老人開始試著到店裡網購,但更多的是在外打工的子女打電話給店主,讓她幫著家裡的老人網購一些生活用品。
“才過了幾天就收到了,55塊錢。”萬宗銀老人第一次讓曾祥麗在網上代購的是一部老人手機。沒過幾天,她又買了一套一知名品牌的保暖內衣,“也才花了幾十塊錢”,看得出來,能如此方便地買到自己心儀的商品,老人很是興奮。
“幫鄉親們網上代購都是免費的”,曾祥麗說,她的店早上6點半開門,到晚上七八點,雖然她店裡的商品有限,但網上卻什麼東西都有,比大城市的大超市裡的還多,“隻要顧客想要的,什麼東西都能買到!”在安岳,所有電子商務服務點對所有電商平台開放,村民們可在郵樂、京東、蘇寧、天貓、淘寶等各大電商平台比質比價,選購適合自己的性價比高的商品,這樣既滿足了農民群眾的多樣化、多平台網購網銷需求,也避免了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實現了資源共享、平台共用。
據統計,從5月份到12月28日,真武村電子商務服務點已累計實現網上代購624余筆,金額10.8萬余元﹔助農取款1601余筆,金額24.7萬元﹔代收電費4922筆,金額32萬元﹔話費充值3310筆,金額19萬元﹔銷售農資5萬余元。曾祥麗說,現在她不僅每月可直接獲得代辦酬金1500多元,客流的增加同時帶旺了小超市的人氣,營業額比以前增長了30%。
隨著資陽郵政以“郵政+互聯網”重構便民服務平台工作的推進,一個集網購網銷、普惠金融、便民服務、快遞收投、農資銷售等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全新的綜合服務平台已具雛形,政府滿意、群眾受益、店主增收的效果也已逐漸顯現。但對於一個企業而言,郵政又從中得到了什麼?
“一個店”背后的“一張網”
店主向村民展示網購商品 周兵 攝
2015年3月,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資陽市分公司與安岳縣達成協議,採取“企業投資、企業實施﹔政府指導、政府補助”的合作方式,即:郵政企業為合作項目建設的投資主體和實施主體,縣政府對郵政投資建設的特定項目給予業務指導和定額資金補助,由資陽郵政公司承辦安岳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項目包括建設鄉村電商服務及配送站、縣電子商務倉儲配送中心,完善縣城到鄉村的物流配送網絡及人員培訓、推廣宣傳等五項內容。
資陽郵政公司隨即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的資陽郵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工作組,並選調由4名管理和廣告設計人員組成的“安岳郵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項目工作組”進駐安岳縣,與縣分公司相關人員一起推進項目的實施。
在渠道建設上,他們按照“資源整合、多網融合、一網多用”和“量質並重、質量為先”的原則,將原有的便民服務站、代辦所、村郵站等郵政渠道資源進行整合,依托“郵掌櫃”系統,打造成一個統一的農村綜合服務平台。截至11月底,全縣共建成電商服務站點169個。主要依托鄉村小賣部、小超市建設的電商站點完全實行市場化運營,從而確保了能建一個活一個。
但要使平台建設達到有效建設和有效運用的效果,僅靠建設一個個電商站點,如果背后沒有一個高效的實物寄遞網的支撐,是無法真正實現建得起、養得活、用得上、有效益的。
點多、線長、面廣以及道路交通條件簡陋所帶來的高成本,一直是阻礙農村物流配送發展的最大瓶頸。正如阿裡巴巴總裁金建杭所說的“目前,一個包裹從商家派送到鄉村消費者手中,比派送到城鎮消費者手中的成本要高10-15元。這個成本差異,阻礙了中國鄉村消費者享受互聯網電商的整個進程。”
資陽市下轄1區3縣(市),郵政目前開行的9條郵路僅能覆蓋1�3的支局,鄉鎮代辦點的郵件則全靠代辦員搭車騎摩托轉接,而且是兩三天才跑一次,時限根本無從談起。但要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物流配送是一個繞不過的“坎”。重組實物傳遞網絡、增開郵路是唯一的辦法。目前,已開通了安岳直達成都的郵路,時限縮短了一天,縣到鄉鎮提前了兩天。緊接著全市還將增開10條郵路,將實物寄遞網覆蓋到所有的支局(所)。安岳的縣鄉郵路也將從3條增加到9條。對於郵政企業,這無疑意味著運營成本的加大。
“雖然,我們重構綜合服務平台、著力打造農村物流配送網絡,眼下給郵政企業帶來的效益還不大,但我們看重的是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所蘊含的巨大商機。”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資陽市分公司總經理查鑒說,至少,有了這個大平台和物流配送網絡,郵政未來在農村銀行卡、電子支付方面的金融服務和寄遞市場將大有用武之地。目前,僅安岳縣每年寄遞市場的出口量就已逾3000萬單,而郵政卻幾乎沒拿到多少份額,如果再不努力,我們將被擠出寄遞市場。
“還是那句老話:得渠道者得天下!”查鑒說,這就是馬雲為什麼能火的原因。(《四川通信報》記者 周兵)